走近福建省档案馆,唤起我们共同的记忆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结伴到省档案馆查档。
东南网6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文/图)你或许还不知道,一纸薄薄的档案,有时可以寄托情思,有时能帮人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关键时候还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福建省档案馆馆藏80多万卷档案,真实记录了明清以来福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一代又一代福建人共同的记忆。
如何才能让这些“沉睡”的档案活起来?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当天,省档案馆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吸引不少人前来查档,近距离体味档案文化和档案魅力。
侨生诵读侨批,唤醒海丝记忆
“福建是著名侨乡,约有158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历史上,福建先人漂洋过海出外谋生,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一封封侨批就成为维系他们与家乡亲人情感、经济和信息联系的纽带,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侨批档案。”省档案局局长丁志隆说。
当日举行的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陈列展, 记录了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先辈异国打拼的生动故事,饱含他们对家乡亲人的一片深情,不少海外华裔青年慕名赶来。
华侨大学10名侨生以诵读侨批的“快闪”形式,与先辈对话。这些侨生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和阿根廷,大多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第三代或第四代。
“重读侨批,我真切地体会到当年外公一个人在马尼拉求生存、创家业的艰辛,也对‘家书抵万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菲律宾华裔李雅芬睹物思人,潸然泪下。
李雅芬是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系学生,她告诉记者,重拾家书,感受文字的力量,仍然震撼人心,可以唤起新一代华侨华人的情感共鸣。
来自菲律宾的黄伟明祖籍泉州,在华侨大学读国际贸易。他读到一份特别的侨批,二战时王姓写信者向家人报平安,并附上洋金两百为母做寿。
“我的父辈如同写侨批的王先生,曾寄钱回来供姑姑婚嫁生产,这故事让我感同身受。”黄伟明告诉记者,侨批讲述的中国故事连同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不断叩击自己的心扉,收获满满感动。
“本次请侨生读侨批,旨在唤醒海丝记忆。”丁志隆介绍说,省档案馆馆藏侨批档案4万多件,记载了19世纪以来福建人沿海上丝绸之路迁徙、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历程。
馆藏校友档案,记录青春印迹
在福建农林大学读行政管理专业的陈雅卿和两位同学结伴而来,他们查到了省立农学院1945年和1948年的毕业纪念册,兴奋不已。
“又是一年毕业季,我们想看一看前辈的毕业照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查到的1945年的毕业照就很特别,背面不但用生动的文字把每一位同学的特征都描绘了出来,还有诸如报效祖国、参与台湾建设的留言。”陈雅卿说。
福建省立农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前身之一,1940年6月,在福建战时省会永安的南郊黄历村建成,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严家显为首任院长。当时正值抗战艰难岁月,严家显克服重重困难,仅用4个月就基本完成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据省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立农学院各种毕业纪念册等档案记载,1940年至1949年,福建省立农学院共培养281名毕业生。1945年台湾光复后,为接收和重建台湾,福建省立农学院有百余位师生赴台,为台湾农业技术、农业教育和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2010年,福建农林大学在举办福建省立农学院建院7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决定邀请台湾校友返校参加,但因时间久远,当年赴台老校友的姓名和具体人数不太清楚。于是,学校派人到省档案馆查档,不但找到许多赴台的校友,还了解到台湾农业界有不少知名教授毕业于福建省立农学院,其中包括被誉为“台湾早年农业教育界基石”的贡谷绅。学校决定将相关档案制作成精致礼品赠送给台湾校友。当受邀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台湾老校友拿到这份精美礼物,看到当年就学时的学籍登记册和毕业纪念册时,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2013年,严家显的女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率团访台,看望了万雄、邱瑞珍等20位福建省立农学院老校友,赠送省档案馆提供的老校友们当年的学籍档案复制件。
“馆藏校友档案,密切了闽台农业学术联系,促进了闽台农业合作进入更广阔天地。”省档案馆保管利用处调研员陈惠芳说,民国时期福建各高等院校、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籍卡、成绩册、同学录、毕业纪念册、影集等,是莘莘学子的青春印迹。
华侨大学10名侨生在参观“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陈列展”。本报记者 树红霞 摄
战时烈士档案,还原先辈图像
省档案馆工作人员从8万多卷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档案中,整理挖掘出近6000位抗战期间的闽籍烈士名单档案,包括姓名、籍贯、牺牲时间、抗日事迹等信息,方便烈士遗属寻根问祖和社会公众缅怀追忆。
记者见到福州市机械研究所退休职工陈明光时,他正在查看海军档案,想了解更多有关父亲的信息。
陈明光是省档案馆的“老客户”,前前后后去过好多次。“在省档案馆保存的1947年档案中,我查到父亲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参加对日接收的记录。他当时任马公造船所上校所长。在1956年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的资料中,我查到父亲从1918—1950年的简历,非常完整,从中了解了父亲的人生历程概况。”陈明光激动地说,“根据这些资料,我写了一篇回忆父亲的文章《为抗战父亲辗转中国》,刊登在2015年5月18日的海峡都市报上。由于父亲早年就读于福州一中初中,现任福州一中校长看了报纸,专门派人到省档案馆查父亲的中学档案,以补充该校的抗战历史。”
省档案馆保存有黄埔军校自1924年开办第1期起至第21期同学录70多本。“近年来,我们整理编辑《黄埔军校闽籍同学录》(收录闽籍师生3300余名),在福建档案信息网上发布。”陈惠芳说。
当档案还原亲人音容笑貌,那份惊喜,丁家人感同身受。在丁家人朦胧的记忆中,父亲丁文泰是黄埔军校学员,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武汉等地与日军作战,且身负重伤。由于种种原因,家里丢失了父亲生前唯一的一张照片。
数十年来,丁家人通过多种方式寻找未果,偶然在网上发现福建省档案馆收录的《黄埔军校闽籍同学录》中有丁文泰的名字。于是,一家5口人兴冲冲从泉州赶到省档案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丁家人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录中找到了父亲的照片,激动得泪流满面。
“福建省档案馆所有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把爷爷的档案保存得如此之好,让我们一家人有了一份纪念。”丁文泰的孙女丁阿芬在省档案馆查阅登记表中留言道。
今天“遇见未来”,让档案活起来
省档案馆馆藏10万多张履历表和职员录、同学录,记载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公教人员的生活轨迹。这是祖辈父辈的足迹,也是家族共同的记忆。
一边翻阅档案,一边认真记录着,郑汉辉忙了一上午,只为能找到更多有关父亲的记载。“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我既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也不清楚他具体是干什么的。”她不无感慨地说。
为了寻觅父亲的踪迹,2014年,郑汉辉抱着一丝希望来省档案馆寻求帮助。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只言片语,终于帮助找到其父民国时期的档案,上面详细记载着父亲生前的履历。“当我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时,电话两头都在哭。”郑汉辉说。
据了解,为了方便社会各界查档,国际档案日前夕,省档案馆完成了民国时期资料数字化工作,有1676770画幅的数据导入档案检索系统。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日举行的“遇见未来”信件投递和视频录制活动中,不少高校大学生通过文字、影像等形式,把心中的梦想、对家人朋友的寄语、对未来的期许保存在省档案馆,留待未来重新开启,作为将来回忆青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