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官气沾土气——记福建省司法厅挂职干部陈万发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政法先进典型
省委政法委政宣处 法制今报社联办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7月31日讯(记者 刘志雄)多年来,他多行业、多岗位学习锻炼过,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打硬仗。可以说他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给他多大的舞台,就能做出多大的精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执政为民的情怀。
做时代的“螺丝钉”
鸡还是那只鸡,可下的蛋却由原来的2元一个涨到5元一个;田还是那块田,可产出来的米也从一斤2元卖到一斤十几元。
价格倍升的背后是地矿专家发现了诏安县土壤里富含硒元素。这一发现对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实力不强,至今依然是省级扶贫开发县的诏安来说,无疑带来了无限“硒”望。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在该县挂职的干部陈万发。
陈万发,2004年7月赴西藏挂职,任林芝地区司法处党组副书记、副处长;2007年8月,提任政和监狱政委兼宁德监狱筹建处主任;2012年5月,转任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
无论“拧”在哪,陈万发都能发挥“螺丝钉”精神。援藏时,他负责2个最大项目现场管理,运作筹措资金600多万元,节约300多万元,被司法厅记个人三等功、省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在负责筹建宁德监狱期间,带领干职们凝心聚力、廉洁建监,为司法部和福建省的重点建设项目节省投资3516万元,并成功破解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难题,实现项目建设零信访、和谐推进,仅两年半时间又好又快地完成“海西一流监狱”的建设任务。
2012年5月,陈万发再次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诏安县挂职。面对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毫无怨言,以一名共产党员高度负责的态度,融入当地“接地气”,甩掉官气沾土气。
寻找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在诏安,陈万发心系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结对子,做了大量访贫问苦、修桥铺路的实事、好事。然而,他有大爱,站位高,有战略思维,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脱贫,而是致力于寻找能让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战略项目。如何超越当前普遍的“输血”扶贫模式,寻找一条产业化的“造血”扶贫新路子,打造一把能在脱贫致富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金钥匙”的想法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里。
有一次,陈万发从地矿专家那里得知诏安蕴藏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他敏锐地捕捉到富硒资源大有文章可做。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陈万发以战略的眼光,大胆地提出“富硒诏安科技兴农”的发展新理念。“富硒”对于诏安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多数人所不了解。陈万发多方宣传,向县委、县政府极力建议并主动请缨做好富硒和生态两篇文章,打造“中国海峡硒都”和“中国长寿之乡”两张名片,大力发展富硒产业。
两年来,他跋山涉水,充分发挥敢于沟通、善于协调的优势,全程组织实施,热心倾力推动,使梦想逐渐成真。2013年7月1日,诏安县被中国营养学会授予“中国海峡硒都”称号。
科学研究显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长寿元素”。因此,在拿到“中国海峡硒都”牌子之后,针对诏安县生态环境好、长寿老人多的特点,陈万发又马不停蹄地组织“中国长寿之乡”的申报工作。经过近一年努力,中国老年学会于2014年6月底授予诏安“中国长寿之乡” 称号。
专家说,运作得好,富硒产业、长寿经济将成为诏安县扶贫开发的支撑点、生态建设的链接点、产业升级的突破点和百姓致富的增长点,对诏安县域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
看不出来是个挂职干部
作为挂职干部,本可轻松地度过两年的挂职锻炼,但陈万发天生是个坐不住、闲不了的人。作为挂职干部,陈万发感到最重要的是“融入”,他常说一句话:“迈进诏安门,就是诏安人”。当地干部群众说,很多挂职的干部一看就是个挂职的,而大家都看不出陈万发是个挂职干部。
到诏安县挂职以后,他一心扑在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周末也很少回家,就是少有的相聚也都投入诏安事业上,与省直部门同志沟通联络,两年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300多万元。这些年,福州的家成了他到福州办事的临时“客栈”。
在诏安,除组织安排的具体分工外,陈万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优势,主动要求参与分管县域经济,探索脱贫致富的破题之路,同时还主动要求挂钩边远山区的维稳重镇——官陂镇和一个重点扶贫村。
诏安县经济欠发达,各类矛盾比较凸显。为此,陈万发在漳州市率先建立集信访维稳、转变作风、社会管理为一体的领导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矛盾积案,此做法在漳州市得到推广。
在挂钩联系县司法局工作时,陈万发在漳州首创第一个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劳动基地,挂钩联系指导官陂镇下官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总结该村服务群众连续22年“零上访”的典型做法,在全县推广。2013年的综治考评,诏安由上年的漳州市最后一名晋升为第四名。
辛苦不诉苦的“拼命三郎”
2012年底,当申报“中国海峡硒都”正处在关键时刻,陈万发的心脏因援藏后遗症出了一点小故障,住院做了修补手术。从手术台下来后,陈万发身也痛、心也急,但他生怕在这节骨眼上误事,在医院待了不到两周就跑回诏安。手术前后他只给县委书记报告过,谁也没吭声。
挂职即将结束时,诏安县委张书记对陈万发说:“你要等到‘中国长寿之乡’授牌后才能走,这样挂职才算圆满画上句号呀!”那时,陈万发不仅期待着授牌的日子早些到来,在内心他更加期盼富硒产业、长寿经济能够真正成为诏安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因为这里面倾注了挂职干部的一份心血、寄托着一名挂职干部的梦想。
两年的时间很短,如果玩一玩、混一混很快就过去,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赞许是最甘甜的。今年7月,陈万发挂职期满离开时,社会各界对他给予高度评价。7月1日,福建省委、漳州市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县委书记、县长称他比本地干部还敬业、拼命;当地干部群众更是称他为“拼命三郎”。“感谢您为诏安做出了载入史册的贡献。”诏安县人大主任杨镇发如是说。中国老年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那国宏主任说:“从您身上看到‘不认真不出奇效,不献身不明其志’的精神。”
如今,诏安已建立十几个富硒产业基地,开发了几十种富硒产品。同时,吸引企业签约7个涉硒项目,总投资62.1亿元。以“硒”为贵,农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升,鸡蛋、大米、茶叶等富硒产品价格成倍增长……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