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狠抓“放管服”改革 “马上就办”办出发展加速度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1990年,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先提出“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20余年来,自福州落地生根的“马上就办”精神理念引领着福建发展进程,“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理念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福建致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表示,福建要继续坚持和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作风,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马上就办,福建始终在路上。
放管结合放得下更管得好
“只跑了一趟就拿到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福建省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内,拿着尚散发油墨香的执照,城厢区一家药店的店主蔡元帧感叹道,“这是我第三次换证。也是用时最短、服务最好的一次换证经历。”
莆田自2017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推行的“43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全省“18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有关涉企证明备案或相关事项25项。
“马上就办”,重在速度快捷。坚持在“便民高效”上下功夫,福建突出效率意识,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2013年启动“放管服”改革以来,福建省积极扎牢权力制度的笼子,大力推进清权、减权、晒权工作,实现省、市、县、乡政府权责清单全覆盖;开展9轮清理,省级共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14项,省、市、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清理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共公布2725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达到了总事项80%。
简政放权,放是前提;放管结合,管在放后。“简政放权绝不是只放不管,而是为了腾出手来加强监管。”福建省审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考验着政府管理能力。
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近日,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一家知名企业因逾期未年报,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并公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上,在当地评选龙头企业时遭一票否决。
这张被福建称为“一张网”的公示平台,自2014年启动建设至今,已归集公示省、市、县三级3477个部门的涉企信息6700多万条,其中抽查检查信息22万多条,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获得贷款等13个方面依法进行限制或禁入。
福建不断完善减权放权监管责任清单制度,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减权放权事项监管责任清单的通知》,对2013年以来取消、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逐项明确责任单位、事中事后监管职责,明确下放及承接部门职责。
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编制“一单两库一细则”,梳理公布随机抽查事项12597项,基本实现全省随机抽查监管全覆盖。
同时,推进省级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28个省直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审监分离、批管并重”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履行监管职责。
对标一流,福建更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赋予自贸试验区省级行政审批权限253项,占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的80%以上,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区内事区内办结”。
福州片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将涉及省、市、县三级的170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改革,有效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厦门片区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着力打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平潭片区实施“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四个一”审批模式,投资项目的审批办理时限由原先的2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被国家商务部列为“自贸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质效同增提升获得感
2月新春时节,厦门市民欣喜地发现一项改变。即日起,办理社会保障卡,不用再跑远路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受理窗口。“包括社会保障卡办理在内的12个事项,从原本只可在市级窗口办理,现前移至区、街镇、社区村居,全市可办理点近450个。”厦门市人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还有10个事项也前移至区级窗口办理,增加办理点21个。”
从多部门跑腿,到市级窗口统一受理,再到家门口办理,不断升级的办事体验,得益于厦门推行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据介绍,目前厦门已在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9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部署近百个便民自助终端服务网点,涉及百姓民生的100多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
让群众随时办事、就近办事,实现“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厦门“15分钟便民服务圈”正是福建践行“马上就办”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缩影——
向“优化办事流程”要效率,福建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审批环节统一整合为“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办理时限统一压缩到法定时限的50%以内;
着眼“减证便民”的改革痛点,2017年下半年以来开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省级部门共精简证明证照及申报材料事项251项;市级平均保留证明证照事项336项,精简140项,各类繁琐证明、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得到有效清理。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效率提升的背后,福建更注重质效同增,优化服务提升满意度。
“这笔500万元的贷款可真是及时雨,我们可以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全年的利税增长妥妥的。”得知自己的申请顺利通过,福建莆田市仙游县苏氏公司负责人林梅华女士激动地说。
让林梅华受益的,是仙游县农信社推出的一项名为“银税宝”的金融产品。该产品重点针对拥有优良资产或产品但资金暂时困难的企业,通过税银双方跟踪调查给予贷款。
加强税银互动、信用信息互享,从而助推全省中小微守信企业健康发展。福建税银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亦是“放管服”改革瞄准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
量身打造的精准服务,让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新增企业21.52万户,同比增长12.89%;新设个体工商户46.86万户,新设户数同比增幅达31.29%,总户数首次突破200万大关。
“互联网+”助力改革深化
不带身份证,能不能证明“我是我”?2017年8月28日,福州市启动的全国首个“数字公民”试点,给出了清晰而肯定的答案。
今后,福州人将在全国率先拥有个人身份二维码。即使没带身份证,也能通过二维码完成验证,不仅让工作生活更加便捷,个人身份信息也能得到更严密的保护。
不仅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同样有了新变化。
“没想到现在不用到窗口提交纸质资料,就能拿到营业执照。”2017年9月,当福州凯思德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俊男在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打印出营业执照时,很是惊讶。
这是福建首张通过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申办的营业执照。与以往最大不同的是,办理营业执照登记所用的章程、决议等文书均在网上自动生成、自主提交。截至去年底,福建已有18731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办理登记。
职能有边界,服务无止境。从“数字公民”试点落地,到率先推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助力,赋予“马上就办”崭新的时代内涵。“数据要联起来、标准要立起来、理念要改起来、办理要快起来,做到‘受理零窗口、办理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在“互联网+”的全新时代,福建省委目标清晰。
改革向纵深推进,福建已建成“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数据库和“闽政通APP”,全省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78300多项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网上事项办理开通率达到96%。大力推行网上办理、预约办理、同城通办、APP掌上服务等方式,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这样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近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2017年度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省网上办事大厅共入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近13万项,便民服务事项1784项;平台移动端申请量达7.7万件,90%以上服务事项可在网上预审或受理;“一趟不用跑”事项累计达2.3万项,“最多跑一趟”事项累计达9.1万项;企业和群众在网上办件的平均耗时由2015年的20.38天/件下降到4.16天/件。(钟自炜)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