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 成扩大对外开放强大引擎
在全球贸易萎缩、我国外贸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福建外贸依然保持上升态势。2015年,福建出口同比增长0.7%;2016年1月,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7%。
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对海丝沿线和地区的出口额是302.7亿美元,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今年1月,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9.5%。在闽海丝沿线地区的境外企业有48家,备案投资金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丝核心区建设,将对进出口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成为福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大引擎。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福建建设海丝核心区的目标。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进一步加强海丝核心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纷纷建言献策。
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先行
“‘一带一路’建设要更加重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打造路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构建、营建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梁建勇代表表示,要发挥省内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口岸通关功能,积极打造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等海上合作支点。同时,要加快枢纽机场的建设。目前厦门翔安机场和福州机场的二期都在报批过程中,此外还开通了往东南亚、澳洲、中东和欧洲的航线。
“铁路运营里程持续攀升,开通了厦门到成都到欧洲的‘厦蓉欧快铁’。”梁建勇代表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了福建区位的竞争力和在“一带一路”中的影响力。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民航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人员出入境等方面,应给予福建更大的倾斜和支持。
经贸往来,产业深度对接
“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大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政府监管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投资贸易便利化;精心组织在海丝沿线国家举办福建商品展,以及福建与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双向投资推介会。”杨益民代表表示,福建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渊源深厚,友好往来历史久远,经贸关系稳固,相互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很强,要通过加大双向投资,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深度对接。
代表们认为,“走出去”既要支持产能的转移,更要重视商业模式的整合和输出,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要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都“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品牌。还有代表表示,要进一步拓展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合作。
郭加迪委员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转移过剩产能的有效渠道。当前,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有关调研显示,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政策不明、信息不灵、实力不足、单打独斗等问题,要加大力度予以解决。
他建议,创新体制机制,用好用活自贸试验区政策,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服务效率,成立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建立民企诉求反映的“绿色通道”。同时,政府要大力推进友城建设,以互利共赢为前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友好交往,引导企业与中国驻外使领馆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提高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可靠性和保障性。
人文交流,空间十分广阔
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文关系密切,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达1580万人,其中约80%集中在东南亚。福建与东南亚等地地缘相近、习俗相似、文化趋同,民间交流量大面广,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有天然的优势和氛围。台湾同胞有80%祖籍福建,闽籍港澳同胞有120多万。
代表委员们认为,围绕教育、人才、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
王亚君委员表示,省侨联今年将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平台。“我们将依托‘侨联通’等,瞄准‘十三五’期间通过网上网下密切联系海外(境外)100个城市、3000个侨团、100万个侨胞的目标,打造省侨联系统信息推广、投融资、综合性贸易、人文交流等版块,构筑‘侨资侨智+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体系,服务网上金融、网上贸易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融合发展。”
今年两会,骆沙鸣委员专门撰写了《关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艺术公园的建议》,提出: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文化部将其列入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部委支持其升格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艺术公园”,不断提升其艺术品位,打造泉州、福建乃至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文化营地和精品项目。
同时,骆沙鸣委员还提交《关于支持泉州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泉州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集中国海丝学术研究、海丝文化展示、海丝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与海丝相关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国际交流展示平台。(记者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