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各地积极防抗台风

10.10.2015  21:20

28日10时,福州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全市在建的港口、码头、桥梁、水利等工程已全面停工并进行必要的抢护和加固;关闭溪海、临水、山涧等旅游景点,并做好游客疏导和安置;港口、码头停止作业,海上、江上客运停止运营,取消了包括青运会相关彩排演练在内的所有户外大型活动;城市排涝泵站已调试到位,城区上游3座水库已做好预泄腾库拦洪削峰准备。全市437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为减轻台风对行道树的破坏,福州市园林局加强了市区行道树的修剪工作,现已修剪完成3500多株行道树。

28日,厦门市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认真落实防台风风暴潮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防范低洼地带及以往易发生潮水倒灌区域的防范,加强巡查与值守;重点引导和疏散沿海景区和沙滩的游客;海水易倒灌区域居民和危房住户逐家逐户落实到位。准备足够的沙袋等抢险物资,帮助缺乏防台风经验的商铺新租户做好防御准备;针对潮汐时段,在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的区域,安排专人巡查与值守,加强交通引导与管制。

28日,记者从漳州市防汛办获悉,为应对台风“杜鹃”,漳州提前部署落实,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指挥长逐级进行点对点指导,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

同时,突出重点防范,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防台风工作措施。海洋渔业、国土、水利、效能等部门派出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检查防抗工作。关闭沿海景区、景点、海滨浴场16个,加强对沿海5个县市的海堤、水库、围垦、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巡查和调度。

28日,记者从泉州防汛办获悉,全市所有在建水利、高速公路、桥梁等工程在15时前全停工,做好水库大坝、水闸、围堰等工程的临时加固保护,落实抢险物资、机械和人员准备;切实加强房建、高速等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预防地下基坑、高空塔吊、脚手架等出现坍塌。

为防御台风“杜鹃”,截至28日20时,宁德全市渔排养殖人员15826人已全撤离上岸,5474艘渔船全回港避风。沿海的嵛山、斗帽岛、牛郎岗等22个景区全关闭。

截至28日20时,宁德全市2549名地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已全到位,加强对1506处挂牌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同时,宁德组织5366名巡查人员加强对全市461座水库、240条海堤、390个小山塘及低洼地带的巡查,其中对33条病险海堤、低标准海堤重点盯防,并全面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目前,全市累计转移陆上人员55795人。

28日,南平市部署防御台风“杜鹃”工作;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的巡查;建设部门加大对城内管网等设施的巡查、检修,落实防范城市内涝的措施;交通部门加强对道路的监控,并对危险路段进行交通管控;校舍民房、旅游景区等区域加强安全巡查工作,加大排查监管力度。

前不久刚遭受“7?22”暴雨洪水灾害的连城县,针对超强台风“杜鹃”可能带来强降雨影响,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该县以“7?22”特大洪灾受灾乡镇、村居为重点,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巡查,组织群众紧急转移。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水库、山塘进行全面体检。

  新罗区防汛办及各镇街已加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及时将预警信息逐级传递到基层。

截至28日14时,莆田全市4731艘渔船已全回港避风,养殖渔排人员4581人也全撤离上岸。

27日下午,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南日航线”渡轮结束最后一班渡运后,前往指定防台地点抛锚防台,航线正式停航。与此同时,南日镇、埭头镇其余陆岛、岛岛渡运航线也均停航。28日9时,忠湄轮渡全线停航,所有渡船前往指定地点防台避风。目前,莆田海事局辖区内所有轮渡航线已全停航。

28日8时,三明进入Ⅲ级(台风)应急响应工作状态。

三明市要求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多渠道做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提高全社会防御应对能力。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局地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截至28日10时,平潭的客渡轮、施工船舶已全回港避风。

当天上午,在苏澳码头、流水码头、芬尾钱便澳码头等,记者看到,开往大练岛、小练岛、东庠岛、南海的轮渡船舶已靠泊在港口内,并进行了加固。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施工海域,附近海域的施工船舶已全撤离到指定抛锚点。

此外,“海峡号”“丽娜轮”客轮28日-30日将停航,“海峡号”已前往厦门附近避风,“丽娜轮”已在台湾基隆港避风。

昨日我省局部发生暴雨
受副高边缘以及低层切变影响,昨天我省出现分散性暴雨。据5月30日6时~31日6时统计,共有20个县(市、区)的37个乡镇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武夷山市雨量超过100毫米为123.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