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整顿,让基层堡垒迸发新活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
今年3月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水平。
源头下药,找准“标靶”梳理问题
近段时间的每天傍晚,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飞红村村民陈阿红都会抱着孙子,绕着环村花圃散步。“河道里的垃圾不见了,村道整洁干净,在这里散步心情真好。”陈阿红说。
以前的飞红村可不是这样。因为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弱,村里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许多人把垃圾直接扔河里,导致河道堵塞、垃圾成堆,村民们怨声载道。今年初以来,连江县采取县处级领导挂点帮扶、县直单位捆绑帮扶等措施帮助村里发展。飞红村先后筹集到资金60万元,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公园,并清理河道、改造道路。村规民约中也明确了村民卫生保洁职责。不久前,飞红村被评为“连江县十大美丽乡村”。
这是我省采取“一村一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一个实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建好建强基层党支部,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省委高度重视做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省委书记尤权多次对基层党建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省委组织部先后出台《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等三份指导性文件,分步骤、分阶段对整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推动整顿工作全面落实、深入开展。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找准“标靶”。各地各部门采取倒排的方式,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状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共摸排出软弱涣散村、社区基层党组织1722个。这些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班子配备不齐、班子不团结、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信访矛盾集中、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各地认真梳理,建立电子台账,逐一登记造册,坚持“一村一策”,逐一制定整顿方案,落实整顿工作措施,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促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
多措并举,整顿重落实讲实效
不同的整顿对象在软弱涣散方面表现各有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消除顽疾。在整顿过程中,我省用活几个关键词——
“联”——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全省安排4542名领导干部挂钩联系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其中厅级领导干部109名、处级领导干部1587名、处级以下干部2846名。
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市、县、乡党委书记把整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所联系整顿对象靠前指导和研究解决问题。
“换”——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有活力,领导班子必须强。各地对班子不健全的抓紧配齐,对党组织书记空缺、不能胜任现职和班子内部不团结的,及时调整、配备。全省配齐空缺党组织书记188名,调整不胜任党组织书记128名。
“帮”——对口帮扶形成制度。各地建立健全部门对口帮扶制度,做到每个软弱涣散村都至少有1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联系,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1名干部或1个工作组驻村。全省第四批共选派2349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训”——加强学习培训。各地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3514人次,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对村干部不团结的村,强化教育引导,由乡镇党委领导与村干部逐个谈心谈话,促使村干部拧成一股绳。
“挂”——全省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异地挂职锻炼,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党建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村、社区中选派2725名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社区挂职锻炼,既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长才干,又促进了派出村和基地村之间的沟通联系、交流合作。同时,抓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整顿期间,全省培养村后备干部2707名、社区后备干部509名。
“建”——确保机制常态长效。我省坚持常态长效,推行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建立民情工作机制的意见》、《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重点落实乡镇干部挂村包村、开展“我与百姓拉家常”活动、民情“一月一议”、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4项制度;村干部实施坐班、经常性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带领群众致富、开展结对帮扶、实行农事村办等制度;推行以村里的事党组织要引领,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六要”群众工作法,全省100%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100%村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固本强基,基层党组织向“服务”转型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根本目的在于固本强基,让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我省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力解决当地突出问题,坚持民生为本,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结对帮扶举措,共支持村里项目3213个、资金4.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按照每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每年20万元的标准,每年共安排专项经费4700万元,用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在化解群众矛盾方面,我省选派整顿工作组1974个,帮助村(社区)解决影响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623个,处理信访要案、积案723个,化解矛盾纠纷2664起。
在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不健全方面,我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全省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09个,新建、改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192个。
为了解决基层组织负担过重问题,我省出台《关于减轻基层组织负担的十条规定》,实行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对村、社区办公场所牌匾进行清理规范,省级考核评比表彰项目减少85%,促进基层组织回归服务群众本位。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问题,我省下发《关于在推动非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调研推进月活动,走访重点企业、困难企业,研究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我省坚持典型引路。在农村,总结推广泉州蓉中村经验,大力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在社区,培育树立福州军门社区、厦门金尚社区等典型,全面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进万家”活动,全省有14.63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在非公企业,总结推广厦门市非公企业党建、美亚柏科公司党建工作以及天福集团台资企业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5912个,党组织覆盖率从原来的36.3%提高到69.4%。(储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