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幸福家园
201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漳州市郊野公园龙文段
建设郊野公园,是漳州市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打造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重要举措。郊野公园龙文段是漳州市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沿江滨路从漳州大桥至西溪大桥桥闸为止,全长8.8公里,概算总投资6亿元,核心区占地面积2100亩,由生态湿地区、文化休憩区、运动休闲区等构成,配套建设绿道16公里、木栈道2.5公里,形成了完整的环形互通慢行交通系统和开敞的绿色空间。昔日荒废杂乱的河滩地变成了景色宜人、绿意盎然的开放性城市公园。
郊野公园龙文段充分发挥九龙江穿城而过的优势,将沿江各自然生态景区串联成片,开创了国内“都市郊
野”概念的先河,兼具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的优点。一是最生态天然的公园。主要利用江、湿地、林地等原有自然资源,对内河、湿地进行合理清淤开挖,尽最大努力保持原地型地貌、原有植物和生态群,体现郊外特色,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滨河画卷。生态保育功能提升,原有生态群落得到保护,公园内随处可见水牛与白鹭和谐相处的湿地景观。二是最便捷可达的公园。毗邻城市核心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公园的绿道网络、幔道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碧湖生态园等贯通相连,市民可选择慢骑、跑步、徒步等多种方式,就近便捷快速到达公园,真正实现居城市而享受“山野之乐”。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价值。三是最
经济实惠的公园。在不占用一分耕地、一寸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将原来被人们一直遗忘的杂地荒地变废为宝,促进群众资产变成旅游资源、田园变成公园、田埂变成绿道。建设中选用具有乡土特色的道路建材、植物品种,着力营造四季变换、色彩绚丽的郊野自然景观,其建造成本仅为城市公园的三分之一。四是最幸福和谐的公园。公园实行免费向公众开放,将最美丽的江景、水景、山景留给每一位来客。市民可来此临湖垂钓,吹笛拉弦,晨练跑步,举行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都市生活之余听虫鸣鸟叫,观花开花谢,赏郊野四季美景,享乡间十足野趣,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201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长泰县上蔡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长泰上蔡村以小城镇建设、长泰县“田园风光、生态之城”建设重点示范区为契机,综合治理建设无序、环境“脏、乱、差”和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提升了村庄宜居水平,打造出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呼吸新鲜田野气息,欣赏优美田园风光的美丽新村。
突出规划先行。以“慢客村、慢客园、慢客路、慢客亭、慢客屋”等“慢生活”理念为指导,编制村庄规划和慢客岛建设修建性详规,制定实施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管线下地、污水处理、电力通讯等6个整治方案,引导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立面改造。按照“宜土不宜洋、宜简不宜繁、宜淡不宜浓、宜软不宜硬”的要求,充分体现闽南乡土特色。外墙采用群众容易接受的真石漆,以线条装饰,
并嵌上窗套,屋顶选择玻璃纤维瓦进行“平改坡”,提升建筑整体风貌。古屋祖厝“轻描淡写”,墙面着色,线条勾勒,修旧如旧,再现闽南建筑的古朴美观。
综合整治环境。按照“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拣、路无浮土、墙无残壁”的要求,实施“搬、拆、建、绿、改、整”六大类40个整治项目,拆除空心村、乱搭建及废弃建筑物,建设上蔡龙美溪防洪堤、两级景观拦水坝、步行道,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新增绿化面积8.77万平方米。
完善公共配套。推进亮化工程,架设路灯;新建农贸市场,解决农村“马路市场”问题;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公园,修缮和建设农家书屋、幸福园、老年人活动中心、门球场、戏台等文体活动场所,建成2.2公里环岛慢道,既保留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气息,又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城里人所具备的公共服务。
发展乡村旅游。致力打造中国“慢客村”品牌,突出抓好福友生态农场、洋尾芦柑公园、慢客餐馆、龙津溪西岸绿道等绿色乡村游工程的建设及宣传,培育以领略自然山水、品尝农家饭菜、体验农事活动为主的特色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
建立长效机制。召开村民代表会,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村规民约,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管理举措。发挥村老年人理事会、宗亲协会作用,做好社会风气引导和环境卫生监督,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有成效、不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