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开海护海,迈向海洋经济强省

10.06.2014  10:54

  6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3752公里长的海岸线、1374座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125个大大小小的港湾……这些位居全国前列的海洋资源优势,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2012年,国务院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标志着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福建立足全国看海洋,一边向“蓝色国土”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一边同步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新突破、新成效不断显现。

   转方式,挖掘传统产业新潜力

  5月18日,全国首个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在福州马尾揭牌。有关人士表示,今后通过这个交易所的海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境内外大宗海产品可以实现电子现货交易,此举将大幅提升我省外向型经济国际化进程,而这也是福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重要举措。

  闽在海中,渔业成为福建海洋经济的传统主导产业。然而,随着渔业资源减少、环境恶化,原本粗放的发展方式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当前,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已日渐明晰,我省也在乘势打造‘海丝’先行区,应充分发挥海的优势,做足海文章。”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告诉记者,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已成为福建发展现代渔业的主要方向。

  为此,我省建立起涵盖渔船更新改造补助、燃油补助、自捕鱼不征税、信贷优惠、新渔场开发等较为完整的政策扶持体系,推动了一批远洋渔业企业走向“深蓝”。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远洋渔业企业28家,外派远洋渔船433艘,作业区域不断拓展,规模居全国第二,并在印尼、缅甸、毛里塔尼亚等国投资兴建了9个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

  “练好内功是福建渔业品牌走出去的强大动力。”吴南翔说,近年来福建水产行业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已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东盟、欧盟、非洲等有关国家的渔业合作,提升了福建渔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海峡两岸ECFA签订实施和中国东盟ACFTA生效,福建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去年底,全省水产品出口额51.09亿美元,出口创汇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渔业经济总产值、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13%。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导,福建渔业由传统捕、养为主转型为以远洋渔业、水产深加工为主,并沿着“海丝”之路,迈向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