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廖福霖教授莅校作学术讲座
11月12日,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廖福霖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迎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学术报告。李天奇副书记、章正样副校长、宣传部、部分中层干部、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师生代表约230人到场聆听,讲座由李天奇副书记主持,此次讲座也是我校“走近名家、走近经典、走近科学”系列活动之一。
讲座会上,廖教授贴近师生实际,通过大量生动案例,重点论述了六大方面内容,即转变生产方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领会生态整体主义原理,培育合作共赢素质;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绿色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顺应时代趋势,实现出彩人生。
廖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问题,它首先是要消除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弊端,实现生态文明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和最大化,实现代内和代际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用多维思维方式,防污比治污更根本,要突破两个“二律背反”。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协调的文化形态,是生态文明的传承。大学生要从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入手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把本专业的科技与现代生态学有机融合,掌握生态化技术体系,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中走出精彩人生。整场报告会信息量大,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掌声。(宣传部)
人物名片: 廖福霖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省生态文明研究会理事长、福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特聘教授。出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生态生产力导论》、《生态文明经济研究》、《生态文明学》、《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等专著6部;主编《海峡西岸经济区生物质工程产业研究》专著1部;参与国家重大课题重点出版物《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的撰写,并担任编委和统稿;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六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为各地各界开设讲座近200场次;多次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提供咨询。
讲座现场
廖教授精彩开讲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