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网易2015.4.20:福建工程学院结构设计作品接受“地震波”考验

23.04.2015  18:41

福建工程学院结构设计作品接受“地震波”考验

2015-04-20 22:08:52林长春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雯晶

福建工程学院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现场

福建工程学院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现场

评委老师们在现场对结构设计作品进行近距离观察判定

 

      东南网4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林长春 通讯员 李丁桃 韩金辰)昨日,福建工程学院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于旗山北校区C3就业报告厅正式开赛。

      据悉,本届结构设计大赛吸引了70组队伍、200多名同学参赛。经过初步筛选,共有58组选手晋级此次决赛。在这场决赛中,参赛选手们须在十分钟内为作品加载重片且通过模拟地震波的考验。决赛过后,评委老师从中评选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最佳创意奖及最佳制作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名。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主办,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和海峡工学院委员会联合承办,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邓毓旺、海峡工学院院长毕贤顺、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付潮江及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邱铁辉等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

      据科技节结构小组同学介绍,结构大赛将依据材料重量、外形整体美观、模型创意以及抗震能力四个方面对参赛选手的作品进行打分,其中抗震能力尤为关键。然而,众多参赛作品在加载实验中纷纷倒塌,幸存者寥寥无几,惋惜之余,参赛的许慕岚组长深有感触:原先,我们设制了233克的结构作品,“加载抗震”成功了。之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得分,重新设制了146克的结构作品,结果在“抗震赛场”失意!

 

 

福建工程学院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现场

评委老师们在现场交流结构设计作品的评选工作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1307班的林家圣同学、土木工程1203班的庄鑫阳同学和海峡工学院土木工程1304班的胡竟宇夺同学为组长的三支小组,分别获得了本次结构设计大赛的一等奖。如何增强抗震能力,林家圣组长介绍了成功的经验:首先,柱的设计运用三角柱加肋板;其次,梁采用不同的榫卯攒接方式;第三,底层柱子最大弯矩处,加小木块抗弯矩!

      赛后,毕贤顺院长为结构设计大赛作了点评。他指出,选手们在比赛前对比赛规则了解得不够透彻,对作品设计的整体性考虑不足,梁和柱的刚度和强度,在设计中多存在偏向问题,从而影响了选手的最终成绩。同时,他还提醒同学们,就业后从事建筑结构设计要保持严谨的态度——注重整体考虑。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本竞赛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推动学科创新活动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据悉,此次结构设计大赛也是福建工程学院第13届科技节的一项子活动,与创意大赛、砌筑大赛、CAD大赛并称该校科技节的四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