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导演挑战奥斯卡 《我的诗篇》揭开深处中国

04.11.2015  14:58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我的诗篇


我的诗篇》导演之一,吴飞跃(资料图)


海博TV(记者 陈亦阳  晋江报道):2015年6月21日,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国产片《烈日灼心》成果喜人,导演曹保平拿下最佳导演奖,邓超、段奕宏、郭涛携手摘夺最佳男演员奖时,全场喝彩欢呼。中国纪录片《我的诗篇》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项,回忆上台领奖的情形,导演吴飞跃用“怪异”来形容:“我们就像朵奇葩在那里独自绽放着,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


由吴飞跃、秦晓宇导演的纪录片《我的诗篇》,是一部以诗歌为主题,聚焦工人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的纪录电影。影片荣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并入围即将颁发的第52届金马奖和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该片已于今年8月21日在江浙沪地区率先上映。11月1日,随着吴飞跃导演返回故乡晋江,《我的诗篇》也迎来了她的福建首映。


吴飞跃导演回到故乡晋江,《我的诗篇》也迎来了她的福建首映


入围金马奖,着实为这部纪录片吸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首映日当天及第二天的校友专场上,影片反响不错,有人严肃沉默,有人悄悄抹眼泪,也有人哽咽地道出自己的感受……但在这些感动和泪水背后,人们也提出了种种疑问:“为何要拍一部没有票房的电影?


在当今中国,尽管工人人数众多,却是边缘群体;诗歌虽然历史悠久,也是边缘文化;在这个娱乐为王的消费时代,纪录片同样是边缘的。这样三种边缘的元素凝聚在一起,会有商业价值吗?有谁来看呢?这样做有何意义?面对这些质疑,吴飞跃坦言自己是个相信“可能”的人。


我的诗篇》海报


为工人立言,他们的命运可能会被改变


我的诗篇》因诗开始,更因工人开始。用吴飞跃导演的话来说,《我的诗篇》的创作是天时地利,是机缘巧合。


富士康工人郭金牛的一首诗——《纸上还乡》中涉及的富士康“十三跳”令作家吴晓波很感慨:“过往三十多年,中国工人阶级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之一,可是他们一直被剥夺、被漠视、被低俗化。”带着这份感慨,吴晓波找到了吴飞跃和秦晓宇,希望用诗歌和影像的方式,向国人、甚至世界讲述一个来自中国深处的故事。


谈起故乡晋江,一个汇聚了众多传统制造业的地方,吴飞跃导演主动分享了自己读书时的经历:“90年代上高中时,陈埭已是制造业强镇,我和同学到陈埭玩完回家,每个人身上的皮肤都黑了一圈!他们(工人)的工作环境可想而知。”“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如此拼命,而我们却只是在原地停留着。


我的诗篇》预告片之命运交响


流水线旁我站立如铁,双手如飞。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样,站着入睡。”(出自富士康已逝工人许立志《我就那样站着入睡》)。我们用华丽的衣服带装饰自己,享受着手机带来的便利……可有多少人想过,这些衣食住行深处的现实。


为了向世人揭开这现实,吴飞跃的团队通过互联网寻找到了六位特殊的工人,有自杀身亡的苹果手机生产工人,有叉车工、爆破工、制衣厂女工、少数民族工人、地下800米深处的矿工,同时他们也是优秀的诗人。用镜头记录下这六位工人的劳作与生活,悲欢与离合,用他们写下的诗篇,展现当今中国工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用他们的诗篇为工人群体立言,不再沉默;也希望这一切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工人的命运走向或许能发生改变。”吴飞跃表示。


我的诗篇》导演吴飞跃坐在电影院的观众席上


纪录片会有盈利的一天 ,我深信不疑


翻看吴飞跃的微博,他用“福建人在上海”标签自己。1999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沪工作,曾是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导演,之后辞职创业,投身于纪录片的事业中。以纪录片创业的做法,曾被同行告诫,“许多同行告诉我,你想赚钱就别做纪录片。”吴飞跃告诉我们。


我的诗篇》是吴飞跃公司成立以来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用“赌上身家性命”来形容自己以及团队对这部纪录片的付出。被同行告诫,被院线拒绝,面临破产风险,拍摄期间更是亲身经历了一场危及性命的大手术。为何要这般拼命呢?“这是一个被快速遗忘的时代,纪录片有记录历史的价值和使命,有为底层立言的价值。”吴飞跃表示。


面对票房的质疑,吴飞跃与团队正在努力寻找“纪录片无票房”之说的突破口。电影是如何被推向市场的呢?传统的方式要经历“发行公司,再到院线,最后到达观众”的过程。老路走不通,吴飞跃与团队另辟蹊跷“逆着来”。他们想改变电影的排片规则,不再眼巴巴地指望影院排片,而是选择了“先找观众,再找院线包场,最后再实现排片。”的互联网众筹或是企业包场的新路径,让想看《我的诗篇》的人自主发起观影活动、自由选择影院,自己给自己排片。


目前,他们以这种方式尝试着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百场放映,如今来到福建,之后还会走向广东,将这份种子洒向更多的城市。“有人问过我,《我的诗篇》的受众是谁?我思考后的答案是,每个人,尤其是那些离它越远的人,他们更应该去感受。”吴飞跃表示,“即便现在中国的纪录片环境并不好,但我坚信一部良心制作的纪录片会吸引到更多的观众,纪录片会有盈利的一天,我深信不疑。


我的诗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奖项

图为导演秦晓宇(左)、吴飞跃(右)接受颁奖


进军奥斯卡很难,但困难有多大,惊喜就有多大


11月21日,第52届金马奖颁奖仪式即将到来。“这次获奖的压力大吗?”记者问。“其实是否获奖不是我们第一关心的,我们更希望把《我的诗篇》推出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入围金马奖,已经很令我们意外了。”吴飞跃回答。


对于奥斯卡,吴导表示难度很大,但经过对历届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分析,吴飞跃与团队对《我的诗篇》还是蛮有信心的,“还是回到那句话,有可能实现的事情,我们就坚持去做。困难很大,但惊喜也很多。


采访中,包括私下聊天时,吴飞跃都给人一种安静、腼腆的印象,在这份腼腆之下,却有一股执着和拼搏在燃烧着。最后也祝愿,《我的诗篇》能在第52届金马奖、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获得佳绩,也期待这个故事能走向奥斯卡,走向世界。


我的诗篇》11月1日福建首映

作者:陈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