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家训》折射历史人文 反映福建人民价值追求
编撰背后各方人士走村入户、深入古民居、宗祠,历时一年编撰而成;充分反映福建人民的价值追求
福建能在全国首先编出这样一本精彩的地方性家训集,也因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素材。
《福建家训》的责任编辑林鼎华说:“家训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福建的人文荟萃。”宋室南移之后,福建受到了朝廷的空前重视,在文化上也成为强省,被称为“海滨邹鲁”,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福建的朱熹也成为了我国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历史上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朱熹”的说法。到了近现代,福建更是群星闪耀,林则徐、严复、林觉民、陈嘉庚、冰心……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各个方面都极有影响力。
刘祖陛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所有的家训主体就是讲“齐家”,而提倡“忠孝”、“耕读”传家是《福建家训》的特色。
孝是为人的第一要义,在家训中“要善事父母也”就被屡屡提及,而书中第二篇家训,《蔡襄家训》的第一句就是“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
同时,编辑团队在编译解读时,还赋予这些家训以契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如家训中体现的“忠”,本为臣子对帝王的忠诚。朱熹家训云“臣之所贵者,忠也”,而刘祖陛认为,这里的“忠”,在当今应解释为“忠于职守,忠于事业”。
此外,福建的家训还体现了不少“耕读”传家的思想,勉励子孙勤奋向学。例如书中就收录了朱熹手迹条联“读书起家之本”、王见川家训《勉读诗》、杨时家训《勉励歌》和《劝学》等。
本书的责编林鼎华说,在编辑过程中,他十分感动于家训中强调“忠孝”、“耕读”所表现出的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文化的维护,和对后世子孙的爱护。
这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优秀家训,充分反映了福建人民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对于运用福建文化和福建精神凝聚人民群众爱家敬业、奉献社会精神,推动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福建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5月25日,省方志委主任冯志农到永安市贡川镇陈氏大祠堂征集陈氏族训碑刻资料
书评
“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推动,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涵养,离不开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对文化文明的继承传扬。——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俞杰
训以治家,训以育人,训以养德,是古人千年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文化血脉积淀的提炼,也是提高个人修养、提升道德水准,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尊师重友的好市民的标准。福建虽处东南,其传统家训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汇聚入民族的价值洪流,“海滨邹鲁”是当之无愧的。——海峡文艺出版社林鼎华
编纂过程
集齐各方之力 费时颇久完成
中国历史上素有训以治家、训以育人、训以养德的传统,《福建家训》的编辑们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爬梳钩沉,精选出了这些有代表性的关于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总结。
为此,这项编纂工作也是集各方之力完成的。为了此书,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多次组织协调,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冯志农主任与俞杰副主任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最后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完成。
其中,各级地方志编委会负责全省广泛开展家训收集工作。在《福建家训》征集的过程中,他们不辞辛苦,走村入户,既注重从地方文史资料、乡贤著作中收集家训,又积极走进乡镇、村庄、社区,挖掘有关家训资料。
为收集龙海部分的家训,龙海市方志委领导,亲自带队,冒雨走访,一条线索断了便寻另一条,一位村民记不清情况了就找另一位,先后8次走访4个村社,访问村民20余人,参观宗祠及古墓6处,拍摄大量实景照片、记录不少珍贵资料,将文献与文物相互比照,还原历史原貌。
古代旧门窗镌刻的《朱熹家训》
漳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林雪芬为收集资料,在单位的资料库里没有找到就到图书馆里查找,有时还去不对外开放的藏馆里找。由于时间较久,书籍保存的不是很完整,封面基本上都破损了,有些边角都被蛀虫咬过。由于藏书不外借,只能在图书馆大致将一整本书翻过,再摘取自己认为其中比较有意义的篇章,拿相机将其拍下,回到单位后再整理。如此多次,才完成资料的收取。
找到相关的资料后,便是整理。由于没有文字资料,只能先将照片上的资料打成文字稿,最麻烦的地方是资料都是繁体字,而且都没有标点。将繁体字整理成简体字再加上标点符号,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整理出来后,便是翻译了。按照先直译再意译的办法,逐字逐句翻译过去,有些翻译后意思生硬,无法连贯的,再上网查找相关的典故,加深理解,再将他们串起来理顺。如,林雪芬在整理和翻译《女学自序》“风俗醇美,家室和平,鼎元将歌《关雎》、《麟趾》之诗,拜手稽首而扬其盛云。”时,结合前文的内容推断“扬其盛云”中的“云”是作为句末语气词来处理得,这样“扬其盛”就比较好理解了。
除了发动整个系统收集以外,省方志委还专门到省图书馆收集专题资料,在那里,他们找出了福建清代孟超然编写的《家诫录》,其中收录了全国各地的家训,自然也包括有关的福建的家训,朱熹家训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出的。此外,《福建家训》中唯独的两篇不属于福建人的家训也是从这本书选摘。编纂委员会编辑刘祖陛介绍,这两篇家训是《诸葛亮家训》和《朱柏庐家训》,它们分别留下了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于这两篇家训影响比较大,又被收入福建人所编的书中,所以也选进了《福建家训》。
虽然过程几多艰辛,历时一年才编撰完成。不过本书的责编,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林鼎华说,在整理的过程中,编辑们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并深深佩服前人的修养,从而也为福建富饶的文化遗产感到光彩。
(东南快报记者林丹/文 图由省方志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