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千年土楼百日“补课” 整治成效初显

18.10.2016  10:06

  新华社记者乔本孝

  国家旅游局8月3日发布通报,严重警告包括福建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在内的3家5A级景区,限期6个月整改。通报发布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自加砝码”,提出“1个月内见成效、2个月内补短板、3个月内全面提升”,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南靖土楼开始了为期百日的“补课”。

  如今,百日“补课”已过大半,其间又经历了国庆黄金周的“期中考试”,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整治过程中有哪些痛点和经验?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主管部门“知耻后勇” 部分楼民“心情矛盾

  “8月3日,也就是被警告的日子,也应当是南靖土楼的一个纪念日。”南靖县委书记黄劲武说。

  通报批评后,南靖县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第一组长的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整改意见和5A级景区标准细则,梳理出交通、卫生等8个方面共49项问题,相关工作人员3个月内放弃双休,集中精力逐一整治,打响南靖土楼“5A保卫战”。然而,面对整治行动,一些世代居住在土楼里的楼民却有不同的想法。

  裕昌楼楼民王伟山说,整治以来,原本摆在门前过道的小商品摊位移回屋里,“土楼里面确实干净了,自己看着也舒服。”但游客逗留时间明显减少,小商品销量大幅降低。既担心5A摘牌,客流下降,又忧心摊位整改,收入缩水,王伟山直言“心情很矛盾”。

  “占道摆摊现象严重”被明确写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土楼景区“问题清单”中,整治工作势在必行。但工作方法上,在引导旅游业者规范经营的前提下,如何平衡业者切身利益和游客消费体验,是景区提升过程中的一大痛点。

  南靖县政协副主席、土楼党工委书记朱彬新表示,景区整治是主管部门和旅游业者相互磨合的过程,只有在及时双向反馈下,才能达到合适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