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改“组合拳” 打造“健康福建”
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需要大力加快医改步伐。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复杂,体制机制性矛盾日益凸显。比如,医院公益性定位与利益补偿问题,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再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完善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等,任何一项制度性建设,都不能孤立实施,须有多部门联动作为。
因此,探索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需要面对这些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改革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福建结合省情实际,从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医改“组合拳”。
明确政府责任是前提。福建秉持“健康中国”理念,将健康优先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承担起维护和促进广大人民健康的重要责任。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围绕国家总体要求,结合福建实际,出台了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到去年10月,已出台配套文件23个,综合医改和“健康福建”的政策大格局基本形成。
推进“三医联动”是关键。省医改领导小组下属的省医改办,统筹负责全省公立医院管委会、省医疗保障管委会、省卫计委的协同医改任务,强化医院、医药、医保三个方面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点,有效挤压药价水分,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加快医保整合进程,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理顺医药服务价格,改革包括省属公立医院院长在内的薪酬分配制度等体制机制,初步达到了财政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医院收入不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的改革预期。
落点“普惠民生”是根本。福建正是打出了“三医联动”的“组合拳”,才啃下了医改“硬骨头”,在涉入深水、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助力了“健康中国”的实现,最终提升了民众福祉。以“三医联动”的首创地和先行者三明市为例,截止到2015年底,三明市经过测算累计节约药费17.95亿元,在消除药品流通环节灰色地带,避免了医保基金的浪费,更减少了对病患者的多余药品使用,有效减轻了医疗负担,最终普惠了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