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制订“海丝”核心区实施意见

31.03.2015  08:43

    根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新疆分列“一带一路”两大核心区。

    有迹象表明,在2014年下半年,福建已经着手建设海上丝路互通互联的重要枢纽,并积极推进这一全新战略。另据了解,目前福建正在制订建设“海丝”核心区的实施意见。

    提前布局海上丝路战略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福建获得支持建设“海丝”唯一一个“核心区”,主要是因为福建在这一战略中地位突出,优势明显。

    自2013年9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以来,福建就是积极响应的省份之一。其中,泉州可谓是先行区。

    2014年2月“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在泉州举行。在这一论坛上,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表示,“一带一路”对福建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福建得天独厚;作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福建责无旁贷。

    2014年11月,泉州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合作圆桌会。在圆桌会议上,10多个海丝沿线国家代表共同发布《泉州倡议书》,同意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合作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泉州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并表示这一定位已得到中央支持。

    郑新聪还透露,在设施联通上,泉州正在围绕规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加快拓展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泉州港复兴,加快开拓国际航线,去年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5条,建成中化斗尾30万吨级码头。

    去年9月,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尤权在文章中提出,福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尤权在文章中指出,从历史渊源看,福建除了泉州港外,“明代前期,福州港取代泉州港的官方港口地位,郑和从长乐太平港开洋远航七下西洋;明朝中后期,漳州月港作为我国唯一合法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此外,福建人文优势突出。尤权在文章中说,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1200多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东南亚,东盟国家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1000万人祖籍福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

    再次,在海洋资源、对外交通条件等方面,福建在“海丝”战略中也优势明显。尤权在文章中介绍,“福建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324公里,拥有众多优良港湾,是拓展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区域。

    陆上、海上、海外三个层面统筹推进

    据了解,福建目前正在制订“海丝”核心区的实施意见。

    黄端认为,根据福建现有的基础条件,在核心区构想中,福建可以首先成为互通互联的重要枢纽,着力打造六个平台——对外开放的先行平台、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金融创新的试验平台、政策沟通的对接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两岸深度融合的示范平台;打造三个基地——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东南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和科研基地。

    在福建省内,黄端认为,泉州、福州、厦门、平潭四地应该成为建设核心区的龙头引领,而漳州、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则可作为腹地支撑。

    黄端提出,应该从陆上、海上、海外三个层面统筹经贸与人文、官方与民间、走出去与引进来,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劳务技术合作、海上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在“海外福建”建设方面,黄端建议福建重点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道路联通的重要节点、贸易畅通的前沿地区、货币流通的对接平台、政策沟通的重要窗口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特别是与东盟合作的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试。”黄端建议,比如将平潭等特定区域作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率先开放的区域,降低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股比、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创新对赴东盟投资的管理方式和服务促进机制,深化试点外汇管理开放政策;探索推动通关模式便利化改革,探索与东盟开展关检合作,争取率先互认关检信息,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关合作;借鉴日本研修生制度在特定区域特殊领域试点引入东南亚劳工等等。

    记者 卜凡 深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