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创新"抢救"传统戏服 专家:"动静"保护才相宜

28.08.2018  17:55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8日电(陈栩 叶秋云)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现存四平戏、北路戏等诸多古老戏种,但因时代发展、历史沿革等原因,传承发展成为一大难题,随戏种传承的传统戏服的保护亦是难题。为此,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近日组织专家组对仅存的传统(明清时期)戏服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和处理。

师生共同采集四平戏戏服数据。许云 摄

  四平戏被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调研组一行在政和县文化馆负责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杨源乡禾洋村。根据杨源乡禾洋村古戏服上的文字记载,调研组一行所接触的这批戏服的制作时间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年间。

  据介绍,这批戏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工艺价值,代表了福建地区地方剧种戏剧服饰悠久的文化与精湛的技艺。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存储条件的恶劣,这些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老戏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当务之急是将四平戏古戏服进行测量及图片资料的收集。

现场讲授古戏服知识。许云 摄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从古戏服的织物及织物结构;古戏服上的图案纹样、装饰的工艺和手法;古戏服的尺寸数据及古戏服的穿着方式和过程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对戏服进行测量、拍照、记录,并利用VR技术对戏服进行三维信息扫描、收集。

  如今,静态保护已满足不了保护古戏服的需求。下一阶段,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师生将对本次考察调研所得的资料、数据进一步整理分析,通过AI等服装绘图软件绘制出戏服的平面图、尺寸图等,对其进行仿制和复原。同时,将戏服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四平戏古戏服影像档案,并将古戏服创新应用。

服装学院教师与四平戏剧团成员探讨古戏服知识。许云 摄

  闽江学院服装学院副教授陈栩表示,禾洋村四平戏古戏服整体恢弘大气,但图案的色彩、刺绣等装饰手法又异常婉转细腻,同时戏服结构严谨,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具有创新设计应用的可行性,未来打算在这些考察、调研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将四平戏古戏服进行创新设计应用,初步计划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并将其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

  陈栩称,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创新优势和媒体的宣传作用,为杨源乡禾洋村四平戏戏服的保护与传承起重要支撑作用,也为未来研究四平戏戏服的工作提供便捷服务。(完)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