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先行先试放开商事登记制度 在闽台商获优惠

19.06.2014  16:32

  2014年6月15日,3位来自台湾的“同名村”乡亲在福建厦门板桥村参加闽南语斗歌比赛。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2002年底,台商薛清德在福建平潭开了第一家店,经营男装、珠宝和手表;2013年12月2日,他领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第一本企业营业执照。说起未来,他希望店面能越做越大,朝百货公司的方向发展。

   对台政策“新特区

  2013年12月1日,平潭成为大陆第四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开始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制定出台实验区商事登记前置审批目录,仅保留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管控行业的类项。

  近年来,福建利用国家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先行先试,在两岸交流合作的许多方面走在前头。类似商事登记制度等管控放开,让薛清德等有心在福建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台商受益,他们彻底放开了手脚。

  作为大陆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一系列政策的叠加使平潭渐成对台政策的“新特区”。对台小额商品交易政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外商投资准入简化审批目录、15%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目前,平潭作为大陆最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即将封关运作。全岛封关后,平潭将全面启动免税、保税、退税或选择性征税政策,优惠政策的综合运用可以降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为下一步朝自由港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