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从绿水青山中收获真金白银
——聚焦福建“百姓富、生态美”战略系列报道·绿色产业篇
林业产业正成为福建经济增速的高频词汇。
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达231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76家、境内外林业上市企业22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50家;
全省林业行业共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8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70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52个;
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2014年1月-10月累计完成产值2836.47亿元,销售产值2739.73亿元,出口交货值21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2.6%、12.4%……
有人说,“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与生俱来的禀赋。福建人说,禀赋,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在绿水青山中收获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寻找突破,木材加工产业换挡提速
“王斌相框”,业界驰名。因款式新颖、品质优良,王斌集团多年稳坐全球相框行业“龙头老大”的交椅。
11月6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王斌集团旗下的福建王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却并没看到生产相框的繁忙场景,取而代之的,是雕花机械在红木上如书法般笔走龙蛇。
“公司在转型,将生产经销红木家具作为延伸产业链的突破口。”福建王斌公司办公室主任杜志海介绍,随着企业的扩张及企业间的资源争夺,本地林木资源日显紧张,因此,2013年10月,公司在保持原有产品引领市场的同时,从国外进口珍贵木材用于家具加工,以延伸产业链。
“王斌集团只是全省木材加工企业转型的缩影。”福建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以林浆纸、人造板、家具等加工为主体、门类齐全的产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上下游关联产品对接和企业分工协作的加强,木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产品不断增加。
福建是对台林业合作交流的前沿平台,在全国林业发展格局中处于“南用”区域,漳州港是我国三大原木进口港之一,莆田秀屿港是全国第一个海上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享受多项优惠政策,再加上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复通过《海西发展规划》,支持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先试先行的政策,使福建木材加工产业如虎添翼。
11月9日,杜志海给记者发来邮件称,当天,福建王斌公司深圳红木家具销售展厅开业,这是王斌集团2014年在全国开设的第29个红木家具销售展厅,涵盖了北京、武汉、杭州等一线城市,“年底门店和展厅将增加到40家,有望实现产值7000万元,2015年的产销目标为5亿元”。
创新思维,竹产业勾绘价值新坐标
福建竹业有着骄人的成绩:竹林面积1601万亩,居全国首位;笋竹加工企业2693家,年产值330亿元;现代竹业生产发展项目区内,单位面积竹材、竹笋平均增长量超过50%,亩产值超过1500元。
11月5日,记者在中国笋竹之乡——永安市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看到,形如竹子的竹科技馆正在进行外景装饰,周边,竹音乐馆、竹工艺馆、竹家居馆、竹文化馆正在紧张施工,与“五馆”相邻的竹具城已经开业。
“‘竹天下’是永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将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永安市副市长陈根潘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创新思维,通过育资源、调结构、拓平台,对竹业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2012年至2014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竹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为鼓励竹产业做优做强,永安市委、市政府自2012年起,对于实施横向、纵向联合并购重组成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当年完成纳税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入驻竹具城的企业,分别从营销奖补、财税扶持、子女就学和贷款贴息四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根据预期,未来5年,“竹天下”将撬动永安竹产业200亿元产值,并以此每年带动1500万人次的商业消费。
“政府在创新思维,在鼓励企业转型,竹业企业怎么转?”在位于邵武市的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钭祖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资源和劳动力的红利不再凸显,企业的转型绝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应该是思维的变革。”
“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未来。”钭祖军表示,味家是典型的中小型林产加工企业,类似企业要想冲出资源和劳动的洼地,必须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比如,网购热的当下,人们习惯于网淘在商场看中的物品,而随着网淘时间的滞后,购买冲动就会变淡,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将顾客的购买冲动变为现实消费。”
新思维绘新坐标,2013年,不足300名员工的味家,竹产品销售额近2亿元。
探索模式,林下经济擂响民生战鼓
“经过循环气候、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种植在原始的森林生态环境中的金线莲,才能更好地吸收日月精华。”11月6日,记者跟随邵武市二都林场场长杨开兴,在漫山的杉木林下察看金线莲的长势。
“这种坡地最好,不用做任何整地耕地,不施任何农药化肥,保持了金线莲最原生的状态。”杨开兴指着脚下厚实的腐殖质层说,“林场山地较广,我们每种一茬就换一个地方,以防止病害,提高产量,进而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金线莲素有“神草”之称,药用价值较高,针对不同人群有着很好的保健养生和药理功效,近年来深得消费者青睐。
“目前,全市林下原生态种植金线莲达2000万株。”邵武市林业局局长黄志彪介绍,为实现“不砍树、也致富”,邵武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办法,林业部门专门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招商、技术、品牌和营销等支撑。
“事实上,邵武已不满足于仅靠培育金线莲等中药材获得赞誉,我们正在制订金线莲原生态种植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并通过总结金线莲林下原生态栽培的成熟技术,编制实用技术手册,为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黄志彪自信地说。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省财政继2013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补助后,2014年继续加码,又安排了7000万元用于林下经济项目,大大超出了每年3000万的原计划,使全省掀起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新热潮。
尤其是在每年一度的“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林博会以及香港美食节等重大活动中,福建林下经济产品凭借种类多、品质优,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记者从福建省林业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形成规模的主要有林药模式、林菌模式和林禽模式等十余种模式。其中,三明市三元区建立林下种植草珊瑚示范基地2000亩,辐射推广种植面积2.85万亩,2011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全区涉及林农人均增加收益1500元;南平市光泽县加强对红菇生境保护,使红菇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采菇十几天,红菇就为李坊乡贯庄村增收近40万元……
“预计‘十二五’末,全省林下经济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省林权登记中心负责人透露,林业部门已编制出台《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凸显优势,森林旅游彰显生态魅力
福建高达65.95%的森林覆盖率为森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省林业厅统计,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省级森林公园127处,尤其是自2006年在国内首次提出“森林人家”的发展思路后,至今示范点和授牌点达308户,其中星级“森林人家”50户。2013年,全省森林旅游产值超过73亿元。
11月6日9时40分,记者随浙江省金华市的游客步入位于邵武市的“五星”级“森林人家”——瀑布林温泉度假村。沿青石小径前行,百年以上的古藤不时出现在身边或头顶,山体左侧的南宋古渠尚有流水潺潺,右侧的古茶园遗迹清晰可见。
“这是今天第一拨客人,天凉了,不比盛夏。”邵武市和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告诉记者,为完好保留森林风貌,公司对瀑布林景区的开发只有一个原则——“原生态”,凭此,景区负氧离子平均含量达每立方厘米6万个,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景区颇具《桃花源记》的意境,但我们的植被优势不是桃树而是竹柏,你所看到的树干修直、叶茂荫浓的便是。”李敏特别介绍说,景区是“竹柏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这种古老的裸子植物距今约有1亿5500万年,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
“发展森林旅游是繁荣福建林业产业的重要载体。”业内专家表示,2014年3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福建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壮大林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福建森林旅游将形成‘五区、三线、三中心’分布格局,进而提升森林旅游品牌形象”。
记者在福建省林业厅了解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福建将继续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龙头带动、加快产业聚集、发挥龙头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优化服务环境,为产业崛起持续发力。
当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闽南花卉产业集聚区、闽北林化和笋竹产业集聚区、三明林产工业和生物产业集聚区、宁德生物医药和生物质能源产业集聚区……遍及八闽大地时,绿色产业必将实现能量裂变。
作者: 吴兆喆 傅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