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014.5.20:福建一高校尝试育人新路子:地方文献变公开课
2014年05月20日 16:11:31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福州5月20日电(记者孟昭丽)“我念国仇泣成血,敢有妄言天地灭……”福建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刘周读到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诗作《国仇》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学校的一堂公选课《林纾的爱国情怀》上,刘周首次接触到这首诗。“这堂课就像是个引爆思维的导火线,它打开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仿佛可以回到那个年代,林纾奋笔直书,以笔为刀,自己的爱国情怀便全部写在了纸上。”刘周说,作为一个爱国者,林纾把民族大义放于胸中,以自身的能力理性而又切实地爱国,值得大家反思和学习。
“真没有想到,一段福州的历史竟能引发同学们如此高的学习热情。”这节课的主讲老师祁开龙说,“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搜集了马尾海战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给学生们看,大家都很震撼,一百余人的课堂,鸦雀无声,学习结束后,不少同学写学习心得给我,阐述自己的爱国观。”
祁开龙为学生们上的这堂课是福建工程学院给全院学生们开设的《走进林纾》公选课中的一节。
“让历史财富铸就人文精神。”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告诉记者,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从去年开始,学校在对福建地方文献进行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形成公选课供全校大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这就是大学文化的正能量。”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张旭说,学院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896年林纾、陈宝琛等著名闽绅创办的“苍霞精舍”,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自身特色,让学生们了解校史,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珍惜在大学校园里的读书生活。
人文学院教师庄恒恺给学生们授课的内容主要是林纾艺术领域的研究。“讲到精彩之处,学生们的眼睛都会放光。”庄恒恺说,首次尝试用这种方式给学生授课,觉得是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了配合公选课,学校编辑出版了《林纾读本》作为教材,发放给所有学生。该书的副主编、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福建工程学院苍霞学者郭丹教授告诉记者,教材特地选取了林纾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人格魅力、爱国情怀、艺术境界的作品,使林纾文化深入师生心灵、林纾精神滋养师生,成为修身正德、治学育人的示范。
郭丹说,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读图”已成为当下青年读者阅读的主要特点,教材为了适应大学生的阅读需求,选取了数十幅林纾的书画作品编入书中,这些书画与林纾的诗文相得益彰,使学生们对于林纾的了解更为立体和深入。
吴仁华说,下一步学校还将在已汇编出版160册《福建地方文献汇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福建地方文献资源的整理研究,在林纾及闽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研究、福建民间文献研究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并形成一系列特色公选课,邀请更多知名人士来校授课,开辟出一条高校传统文化育人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