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征迁“有一套”
建平村“三尖刀”在拆迁现场工作。
福州日报记者 楼卫东 陈敏灵 通讯员 汪永辉/文 池远/摄
11日,海西园指挥部,拆除6座约2300平方米;“两园”指挥部,签约7户2115.35平方米;小城镇指挥部,拆除8户3050.62平方米。
12日,海西园指挥部,拆除6座约2000平方米,签约4户3987.56平方米;“两园”指挥部,签约12户3331.04平方米;小城镇指挥部,拆除14户4857.47平方米。
……
以上是福州高新区“日督查”各地征迁指挥部的工作情况汇总,晒成绩、找差距、摆不足,每天雷打不动。而透过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前福州高新区的征迁攻势之猛烈。
据统计,去年国庆以来,短短近8个月时间,福州高新区累计完成征交地5274亩,新签房屋征收协议101万平方米,房屋拆除面积达125万多平方米,日均拆除上万平方米,创下征迁的“高新速度”。
利,为民谋聚人心
“安置房的品质一定不好吧?”“补偿款花光了怎么办?”……征迁工作的难点,很大部分来自群众的担忧与不理解。
“征迁,应最大程度让利于百姓和村集体,利用城市化红利把‘蛋糕’分好,争取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共鸣。”福州高新区主要领导认为。
在高新区,“用最好的地段建设最好的安置房”,一方面邀请省市知名建筑企业合作建设,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来确保质量;另一方面,新出让的房地产商住用地均配建一定面积的安置房,目前已建和在建有1万多套、上百万平方米。
如旗山苑花园靠近热闹的大学城师大校区,与浦上桥头的溪源花园、橘园洲桥头的海西苑等,均为望江楼盘,且交通便利。这些小区容积率比大多数商品房还低,小区内人车分流、绿草茵茵,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品质一点也不输商品房。
同时,高新区将所有安置房的土地由划拨地改为出让地,取消交易年限的限制,大大缩短安置房进入市场的时限,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让利涉迁群众,平抑房价。
失地村今后如何发展,村民生活如何保障?高新区因地制宜,为每个村“私人定制”,壮大村集体经济,避免城中村边缘化,失地农民贫困化。
一是为征迁村配套建设商业店铺和车位,产权归村集体,比如征迁1000亩地,可兑现1.4万多平方米商业店面指标,预计每年将为村里带来7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二是与村集体合股开发商业项目,将大部分收入留在村中。如在新洲村通往大学城的学园路两旁,与村集体共建学生街、农贸市场和超市;建平村在大学城·万科共享区打造占地21亩的“汽车超市”,提供汽车维修美容、停车、洗车、餐饮等一条龙服务,双方按2比1投资,收入按1比2分配,将更多的收入留在村中。
如今,群升地产、清华紫光等多个项目在葛岐村落地建设。“到时候,村民可以参股当股东,我们村提前实现小康不是梦!”葛岐村原村主任叶与平对村庄的未来发展充满憧憬。
坚持“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征迁”,高新区从道路、河道、学校、医院、安置房、产业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入手,加快民生和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争取群众对征迁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解开征迁群众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