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20元在福州过15天 为省钱10人挤一间房

06.08.2015  10:19
小武和组员晚饭也就一个烧饼垫垫肚子 - 新浪
小武晚上就在南后街推荐家电维修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小武和组员晚饭也就一个烧饼垫垫肚子 小武晚上就在南后街推荐家电维修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一个客房里住了十几个人(实为十人),还有男有女,都年纪轻轻的,操着北方口音,都住了好多天了……”昨日,王先生拨打新闻热线968977爆料说,在福州蒙古营附近一宾馆他住的客房隔壁,一个标准间客房居然住了这么多人,每天早出晚归形迹可疑,“你们赶紧让记者来看看,这些孩子可不要是被传销骗了!

记者第一时间前往了解情况,发现这些青年是十名来自山西师范大学大一的学生,这群95后大学生千里迢迢来榕,正进行一场生存体验,他们各带20元现金要在福州生活15天。

夜宿餐饮店、公园火腿肠+清水支撑一天

这群外地小青年,是7月23日晚上9点多从临汾坐了40多个小时硬座火车,经三门峡转车抵榕的。除了装有被单、换洗衣服的行李外,这40名“95后”的男女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每人带了20元现金要在福州生活15天,还要赚到180元回程火车票钱。

他 们在出发前,便通过福州市区地图,选择了鼓楼、晋安这两个闹市区为他们15天的生活营区。武威延与他所带的小组成员一出火车站,便拿着地图沿途问路,走了 一个多小时到了东街口。在东街口附近看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他们央求店长收留了他们,拼着椅子睡了一晚。其他几组小伙伴则不得不露宿广场和公园。

深夜醒来,小伙伴脑海里盘旋的就是两字:工作。队员上街进店,一家家去询问。他们中很多人用几根火腿肠,几杯清水,支撑了整整一天。

从凉爽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沿街顶着烈日找工作,对这群山西来的小伙子来说,最难耐的是高温。

小组里,杨爱爱、张丹妮最先找到工作。当天,记者东大街枫庭快捷酒店找到她俩时,她们正在整理宾馆房间。她们干起保洁的活来相当麻利,宾馆老板饶长斌非常喜欢这两位临时员工。

在酒店对面的一米香快餐店,武威延这组的女队员柳青干起了服务员。她一天工作10小时,店长和同事们对她很好,每晚忙到九、十点下班时,店长还会让她带几份宵夜回去给同学吃。

福 建依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杰文知道他们的情况后,就把武威延这组剩下还没有找到工作的7位同学都给安排了工作。“120元,每天工作8小时,在人流 量大的地方发宣传单。”武威延感叹,黄大哥提供的工作是工资最高的。后来大家陆续找到新工作,现在就武威延还在继续着发传单的工作。

这群年轻人真的很有干劲,这种体验活动对他们特别有意义,我们自然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黄杰文说。

他们中有不少富二代这次专门来福州找苦吃

本组10位成员全部找到工作后,武威延才和另外7位小组成员,在蒙古营附近找了一家宾馆开了一间特价房,8个人挤一屋。

就一张床,我们四个男生,四个女生一起住,男生睡地板。”武威延介绍,他们组杨爱爱、张丹妮找的宾馆保洁员工作是包食宿的,她们俩晚上就没回来跟大家一起挤,只偶尔回来看看大伙。但其他小组成员,还有10个人挤一屋的。

宾馆一般不会让这么多人开一间房的,但他们情况特殊,而且又很诚恳,所以登记了他们所有成员的身份证后,我们也就开了特例,他们也挺不容易的!”给武威延他们提供住宿的宾馆客服人员说。

这 次的生存体验,也让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这个小组有个成员,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妈妈经营着几家药店,平时在家都被捧在手心的。他说这次来福州,就是 来找苦吃的。另外一组有个成员,父母都在大企业工作,生活条件很优越,但这次来,靠啃馒头喝水过了好几天,也没半句怨言,还主动帮其他同学疏导心理问题。

曾接受过不寻常的拉练 是从500多名学生里精选出来的

我们都是有备而来的,出发前就在学校接受过专门的拉练,能来这的,可都是挑选出来的人。”武威延笑道。

武威延介绍,他们这次参加生存训练的同学,是从全校范围内选拔的,共有来自20多个学院的500多名同学,经历了网上报名筛选、专家面试、心理测试、项目考核、团队晋级赛、体能拉练等一系列环节的选拔。

我们从训练初就有意去吃一些比较粗糙的食物,包括午餐我们都是吃一个或者两个干饼子,中午铺上一层床单就睡在水泥地上,这不仅是一个生理也是一个心理的适 应,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到后期训练时,中午干饼子就着矿泉水,榨菜都比较少。”回想起之前的拉练,武威延感叹可比现在这真 实的生存体验要艰难得多。

到昨日,这群学生在福州为期15天的生存体验就结束了。他们返程前,受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邀请,接下来会与福建师大的学生们开个交流分享会。

他们说,这15天,福州这个城市给予的温暖和感动,他们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语录

也 许这些孩子为期15天的一个生存挑战,对一些人来说很简单,但在社会上接受真实的磨炼,对我们队伍里很多家境比较富裕的大一学生来说,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参与成员,活动本身对教育者也很有启发。‘95后’的生存能力,一直被很多人关注并担忧,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看到,挣脱了家长和老 师的怀抱,这些孩子也一样能独立应付各种问题。”——活动领队、山西师范大学程老师

能 带领学生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而且还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一项活动,这真的非常好!在有学校老师带队,能保证学生们安全的情况下,让现在这些独 生子女或家庭富裕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受社会的洗礼,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这15天,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福州 大学社会学博士郁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