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观光巴士:期待摆脱“鸡肋”困境
福州各大旅游景点灿若繁星,3条观光线路的观光巴士,串起了榕城旅游版图。可惜的是,观光巴士空载率很高,车上常常只有司机和导乘两人,巴士司机因此被网友调侃为“最寂寞的司机”。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正是福州观光巴士目前的困境。为此,有人提出“公交化”的建议,此方案可行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现状:观光巴士面临两难处境
从2012年8月开始,福州开辟3条观光线路,一号线经行五一广场、福建大剧院、闽江公园等北江滨线,二号线行驶五一广场、南江滨公园 、西禅室等南江滨线,三号线则是三坊七巷至马尾船政,共有7部巴士。其中1号线和2号线工作日票价为5元,周末及节假日为10元,3号线一票制10元,往返票享受优惠价15元。
奔跑的观光巴士,面临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难抉择。近日,记者分别前往3条观光巴士线路调查。
18日11时,记者坐上了开往马尾船政的巴士,车上有28个座位,除了司机、导乘外,就剩下记者一人。司机唐师傅告诉记者,节假日上座率稍高,平日车上也就是三四人。可这一趟成本可不低,司机和导乘的人工成本,再加上油费等,一趟费用得有两三百元。
记者注意到,车子返回三坊七巷时,车上有了4名乘客。
其他两条观光线路也是如此。观光一号线的巴士有70个座位,车上只有5名乘客。据司机介绍,如果天气好,一天客流量最多二三十人,一般情况十来人,天气不好的话就零星几人。观光二号线巴士共28座,也只有5名乘客。
但是,节假日期间,巴士又受游客追捧。观光一号线司机说,遇上节假日,二层基本满座,约有四十人,特别是五一和国庆时,客流量则更多,车子常常满载。
根据福州市旅游局的统计,去年国庆期间,3条观光线路共接待游客3615人次。其中,3号线接待游客1800人次。“这正是福州推出观光巴士的初衷,让观光巴士成为福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也是国内外许多旅游城市的共同做法。” 福州市旅游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林啸说。
因为空载率很高,负责观光巴士日常运营的福州三山公交旅游公司负责人坦承,3条线路都在亏损,数额不便透露。
观光巴士不同于普惠性的城市公共交通,它的亏损引起了公众质疑。在福州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上,一名媒体观察员质疑观光巴士严重浪费公共资源。
“观光巴士的运营,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间抉择。它开通不到3年,尚属于市场培育期,更应该注重社会效益。让观光巴士退出市场,这并不利于打造福州旅游市场。”林啸说,“今年,我们力挺观光巴士,希望提升服务质量,为城市旅游增光添彩。”
争议:“公交化”是出路吗?
退出市场并非首选,可观光巴士始终面临扭亏难题。国内不少城市的旅游巴士因为亏损严重,最终退出了市场。
对此,福州市公交集团提出了“公交化”的思路,对观光巴士的运行模式进行改造,即平时是公交,周末是旅游巴士。初步方案是增加车辆的投入,达到正常公交线路的运行密度,周末时发展旅游观光客。“目前,方案还没有最终出炉。”福州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但是,该方案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一名公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初步方案,1号线进行试点。但是,1号线是双层巴士,经行的区域受限,停车时间长,且旅游巴士与公交车的座位设计不同,不能为广大乘客提供方便。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说,公交化的建议很好,但是实施很难。城市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服务对象需求不一样,前者提供便利性,后者更注重舒适性。“线路怎么定,发车时间怎么安排,座位如何设置,这些实际问题都要考虑,两者确实很难兼顾。”
“总不能平日拆掉座位,节假日再安上座位,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车况大打折扣,游客又不满意。”程世东说,“日常上下班和观光旅游不同,多样化的需求很难在同一辆车上兼容,公交化方案还需再推敲。”
出路:可尝试定制公交和商务巴士
与福州一样,许多旅游城市观光巴士空载率高,这是共性问题。观光巴士如何在襁褓期不至于夭折,也成了许多城市的共同探索。
程世东建议,当下,要让旅游巴士物尽其用,可以延伸其业务,着眼于定制公交和商务巴士。这两者都是服务于高端客户,提供更快捷、舒适的高端公交服务。观光巴士可与这块市场接驳,既可增加运营的经济效益,又不影响旅游巴士的正常运营。
此外,国内外旅游巴士发展比较好的城市,都是在专业服务上做文章,在增强用户体验和乐趣上下功夫,毕竟游客和乘客的支付能力是不同的。要让票价与服务相称,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乘客。
林啸告诉记者,青运会即将在福州召开,观光巴士将迎来发展的一个机遇。他们会与公交集团合作,下半年将优化线路,多举办互动、优惠等活动,增强用户的乘坐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乘坐观光巴士。另外,将结合各大节日,与普通市民互动,提高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