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行政级别成官员心病 自贸区获批发起第4次冲击

15.02.2015  17:04

    2015年2月初,福建省召开“两会”,来自福州代表团的翁海辉等12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福州市升格为副省部级城市,实现省会城市跨越发展的建议”。建议认为,在目前多重利好的政策环境下,希望福建省政府向中央继续申请将福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我认为现在福州的行政地位与它的发展需求不匹配。”福建省人大代表翁海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在他和11位代表看来,福州曾是中国与东洋、南洋各地交往的著名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未来将是海西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如果升格为“副省级”,有助于它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

    现实情况是,福州在行政级别上仍属正厅级。关于福州市“升格”的问题,此前已有相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多次,但均未能取得效果。“最终决定权在中央,不在地方。”前福建省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永健说。这次之所以代表们重提议案,可能跟目前正在逐步放开的政策环境有很大关系。

    尴尬的“省会

    “这不是福州第一次努力,估计也不是最后一次。”福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对此次提案表示悲观,因为此前已经历太多次失败了。

    1994年2月,中央确定厦门等16市为副省级城市后,福建省也曾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将福州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市的申请报告》,但未获批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认为,福州当时落选的主要原因是“各方面条件无法达到标准”。

    根据当时升格为副省级的要求:具有雄厚的工商业基础和科技力量、社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人口100万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特别作用的特大城市。而当时福州市的人口不到百万,中国其他省区比福州大的城市还有不少,福州若升为副省级市,势必引来其它城市的不不服气。

    由此,福州市错过了这一重要的“升格”机会。当时作为兄弟城市的厦门,虽然其经济总量只有福州的1/3,但最终却成功升格。有学者认为,如果按照国务院的硬性规定,厦门也不符合入选条件,之所以能入选“副省级市”,主要因经济特区的身份和对台工作特殊性。“厦门是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这也是中央将厦门作为特区建立的战略意图。”丁长发说。

    2001年3月,福建再次向中央上报了将福州升格为副省级的申请,再次未获通过。升格的议题搁置五年后,2006年福州方面认为“升格”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成熟,又一次递交了申请,未曾想结果和前两次一样。

    “福建曾三次向中央提出将福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但三次都搁浅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有趣的是,有一年全国“两会”,来自福州的代表们都“放弃”了升格申请,最后却有一个外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将福州升格的建议。

    福州渴望升格的背后是其面临的一个尴尬现实,它是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也是5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所在省,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福州代表团12位代表在此次的建议中认为,这种情况不利于福州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发挥福州在两岸交流中的“前沿平台作用”。

    作为华东沿海省会城市却迟迟享受不到“副省级”待遇,已渐成福州市官员们的一块“心结”。“可以理解,无论行政级别还是工资待遇,他们和副省级城市相比肯定是有差别的。”林永健说。

    2014年,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由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组成,福州自贸园区(面积31.26平方公里)成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福州新区开发开放也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多重利好的福州,再次燃起了升格的希望。

    “我这次也特别希望,福建省特别是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希望福州早日升格。目前正在征求相关代表和政府的意见。”翁海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