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茶商揭诈骗老底 收可疑短信发至朋友圈警示

29.10.2015  16:27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丁胜华)“现在的诈骗信息真是无孔不入啊,同一时刻收到两条,一条冒充‘10086’,一条冒充‘95533’。经过核实,通过手机可以登录网站,电脑则提示为假冒网站。”在福州做了十几年茶叶生意的魏先生收到可疑短信后,逐条加以核实,然后将其老底揭露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予以警示。

  “尊敬的用户:您的积分可兑换317.98元现金,即日将过期,请立即登录移动商城10086mfr.com,根据提示下载、激活、领取。中国移动。”26日下午5时12分,西营里珠宝玉石市场对面的清香茶行老板魏先生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乍一看,他以为真的是移动公司发送的提醒短信,然而那么高的兑换额度又让他心生疑惑。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刻,他的手机收到了另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使用我行账户已满50000积分,可兑换5%的现金,请速登录指定网站wap.ruknv.cc查询并兑换,逾期失效。建设银行。”魏先生算了一下,这样的话可以兑换2500元,然而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我做了十几年生意,对钱款比较敏感,我也从来不相信这样的短信。”魏先生说,因为这两条短信的发送号码都是真实的,而且考虑到可疑短信会欺骗其他人,于是他分别登录链接网址,发现网站设置得有模有样,最终页面提示他需要输入“银行卡号、交易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预留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到了这一步,他不再按照提示操作了,“积分兑换现金,怎么会要求别人提供这么多私密信息呢?这明显就是诈骗短信。”

  魏先生赶紧将自己的“遭遇”发至微信朋友圈,希望提醒其他人,结果有人爆料真的被骗了,损失1000多元。“这应该是不法分子使用了改号软件,致使诈骗短信归入真正的‘10086’和‘95533’短信目录里面。”魏先生说,市民收到类似短信,应向运营商和银行咨询情况,而且要抛弃捡便宜的思想,不要随意点击链接网址,更不要泄露私密信息。

  记者咨询了相关运营商和银行,确认这些短信是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改号软件发送的,因此提醒市民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