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电动车骑手遮阳招数五花八门 存在安全隐患

11.07.2014  15:22

  福州新闻网7月11日讯 炎炎夏日,为了防晒,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想出五花八门的遮阳招数,比如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和遮阳棚、骑车反穿衣服、戴全封闭遮阳帽等。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局部遮挡阳光,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装遮阳伞遮阳棚

   危险指数★★★★

  9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首山路与上三路交叉口看到,4辆装有遮阳棚的电动车在等红绿灯时,占去安全岛大半空间。绿灯亮起,电动车争先恐后地过马路,两辆电动车的遮阳棚勾在一起,相互牵扯,其中一名车手差点摔倒。

  9日中午,在六一南路市二医院附近路段,一辆装有遮阳棚的电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恰好一辆厢式小货车从旁快速驶过,车身接触电动车。电动车随即往右偏离,晃动起来,骑车女士一边刹车,一边放下双脚拖地,才控制住车。

  在上三路,一摊贩在路边出售各种遮阳设备。“遮阳棚50元,遮阳伞固定架18元……”小贩对经过的电动车骑手吆喝,不少人停下选购,以女士居多。

  记者体验:记者从朋友处借来一辆装有遮阳棚的电动车,从上三路福建师大出发,骑至福州四中。

  起步时,记者明显感觉到车子比较难控制,整辆车重了许多,上坡时阻力很大。骑到三县洲大桥时,由于桥上风较大,加上一旁机动车道上有车辆快速驶过,电动车左右摇摆,遇到路面不平时,晃动更厉害,记者只好紧紧握住车把。

  记者发现,正前方的遮阳棚固定杆,将驾驶视线一分为二,由于遮阳棚多有“燕尾”,后视镜可视范围只剩一半;转弯时也很不方便,一要注意遮阳棚是否会碰到行人,二是由于遮阳棚一处结合点位于车把,整车的平衡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