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未来将建设海绵城市 下再大雨也不“看海”

23.12.2015  22:30

  福州奥体中心周边生态内河,会呼吸的驳岸。

  【新闻背景】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逢雨看海”现象屡屡发生,打造海绵城市迫在眉睫。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

  目前,福州也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未来城市建设规划,已探索建成海峡奥体中心片区试点项目。在19日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福州年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为福州如何建设好海绵城市,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人工湖蓄释自如

  “应该说,福州海峡奥体中心片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各个细节中,全方位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在19日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福州年会的“人水和谐·海绵城市”分论坛上,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园林景观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王文奎如是说。

  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片区,奥体场馆人行道路面采用的是透水砖;中心绿地建成下沉式雨水花园;树阵式停车场地面铺设植草砖实现透水。运动员村配套酒店及商业中心裙房屋面均采用屋顶绿化,绿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既能短暂蓄积雨水、延缓径流峰值时间,又能降低夏季屋面温度,营造良好生态景观。

  在该片区内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元素的,莫过于人工飞凤湖,它既可以吸纳飞凤山的山洪,也是公园的灌溉水源,蓄释自如。飞凤湖是为迎接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而人工挖掘而成,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80米,与旁边的飞凤山形成“山水之环”。目前飞凤湖蓄积水约5万立方米。在蓄积山体雨水的同时,飞凤湖周边大面积采用透水材料、下沉式绿地,使雨水充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

  在奥体中心片区周边,打通飞凤河、台屿河及阳岐河连接段,形成河网,保证河水流通,似乎构建又一巨大“海绵”。据介绍,这3条内河过去只是河沟,如今在已整治的3公里范围全部采用生态驳岸,两侧种满水生植物,对内河水质有自净作用。徜徉河边,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打造水循环体系

  与破坏力巨大的“龙王”台风相比,今年8月的台风“苏迪罗”带来的积水虽然降了不少,但仍造成城区部分路段内涝。专家认为,这除了与福州主城区独特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福州可调蓄的湖体太少、河道流速慢等息息相关。

  福州有107条内河,数量之多全国罕见。由于福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城区外围北面的山洪必须汇入内河排入闽江。山洪又受外江水位逆顶不易排出,极易导致内涝。为此,内河排洪作用不可或缺。福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内河采取疏浚、清淤等措施,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目前,清淤工程列入了福州市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行动计划,其中仅琴亭湖清淤量将达5万立方米,晋安河清淤量预计为26万立方米。

  “苏迪罗”台风后,福州市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启动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建设。这也是全国省会城市首次将山洪防治和生态补水相结合,进行的一次大胆而科学的尝试。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将耗资近30亿元,按照50年一遇的高标准建设。强降雨时,将山洪直接引入闽江;缺水时节,将蓄存的水引入22条内河,进行生态补水。完工后,福州将大大提高排涝和蓄水能力,成为具有良好弹性的海绵城市。

   关键在于系统性

  那么,福州应如何建好海绵城市呢?专家认为,海绵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协调统筹,以区域生态系统为基础,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环境生态学专家侯立安说,海绵城市是以自然为本的低影响开发,从全国首批试点16个城市来看,呈现顶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维护管理等难点。就福州来说,老城区改造是一大难点。他建议,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从下沉式绿地、蓄水池、屋顶绿化等方式中选择合适的,进行系统性的改造,破解内涝难题。

  中国绿色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桂振华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关键在于系统性,只有系统整体规划,才能串联建筑、道路、绿化、内河、湖体等环节,让城市成巨大海绵体。

  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高学珑认为,福州与其他南方各城市一样,地下水位高,在海绵城市建设对径流量的控制方面,要以滞蓄为主,渗为辅。同时,水面率和水系结构合理性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议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中。

  “尽量保留原有山水格局,发挥自然海绵体的最大效用。”福州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林诚认为,自然海绵体的功能远大于人工海绵体,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自然海绵体的选择,多种乔木,做好林带建设,让“海绵”本身更厚、材质更好。记者 何祖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