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后一位幸存慰安妇难忘血泪 要求日本道歉

13.08.2015  19:13

  99岁的谢玉娘。

  谢玉娘家门旁的条石,其实是70多年前被日军打断的门楣。

  福州新闻网8月13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文 杨勇/摄)前天中午,福州最后一位慰安妇谢玉娘首次开腔:“我今年99岁了,我知道福州当年像我一样遭到日本仔欺侮的女人都走了,我要站出来说话,日本要向我们道歉!要向我们赔偿!”

   难忘血泪老人爽快答应采访

  今年99岁的谢玉娘是福清市海口镇前村的一位农民。她的不幸村里人都知道,只是老人自己不说,大家都不愿意再提。

  11日,记者到海口镇前村采访日军当年在此犯下的滔天罪行,午后在村里老井周边采访,一位抱着女儿的少妇说:“我们村还有一位慰安妇,她对日本人恨死了。”记者问带路的林先生:“我们方便去采访吗?”他点点头,说:“我带你们去!她恨死日本鬼子了!”

  谢玉娘住在村里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宅里,她的夫家连续多代在印度尼西亚谋生,经商有成,在老家盖起了这座三进的红砖大院。院子颇为气派,林先生指着门口一块雕花长条石说:“这座院子当年建得颇为讲究,这块门楣是1941年9月2日鬼子撤退时用炮舰上的炮打断的!74年过去了,我们一直留着,这是日寇屠村的见证!”

  老人卧室的门虚掩着,记者轻轻推开门,叫了一声“依姆嫂”。她坐起问:“找我?”记者看到的是一张依旧美丽且带有浓厚南洋味的笑脸。林先生在她身边耳语了几句,大概是问她能不能说被日本兵欺侮的事,她的脸随即没了笑意。

  她大声说:“没什么不可以说的,这些该死的日本仔,我晚上有做梦就是杀他们!”

   她是混血儿美貌远近闻名

  她穿上鞋,对我们说:“我们到厅里说。”老人的头发梳得很别致,几位邻居说:“听村里老人说,她年轻时非常漂亮,远近闻名。”

  当地人习惯称谢玉娘“番婆”“番仔”。晚清,谢玉娘的父亲赴印度尼西亚谋生,与一位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土著姑娘相识、相爱,生下了同样美丽的女儿。

  谢父经商有成后,带着夫人、儿女回到老家——海口镇先强村上元自然村,谢玉娘从此再未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谢玉娘长大后,嫁给了同样多代在印尼经商的前村人。婚后,丈夫继续在南洋经商,谢玉娘在乡理家,丈夫常回家乡,两人生有二子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