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政企联手探索发力供给侧改革 绘就“路线图”
恒申集团全自动化生产线体现“机器换工”巨大成效
福州新闻网3月31日讯(记者 邱陵)站在恢弘大气的恒申集团办公楼前,海风夹带着冷意吹拂过脸,今年50岁的陈建龙仅着单衣,敞开深色西服的纽扣,爽朗地开怀一笑,言语中透露着自信和骄傲:“我们企业虽然是民营的,却拥有世界顶级职业经理人,还有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与产品,从福州制造到福州智造,我们只用了13年。”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改革”元年。经济新常态下,站在困难和机遇的十字路口,福州政企联手探索,发力供给侧改革,绘就开往春天的“路线图”。对福州来说,加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这两个关键点,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补短板,延伸产业链条
福州人对长乐企业恒申集团并不陌生。这家创立于2003年的企业,如今已成为“中国的巴斯夫”,旗下7家实体企业,是全球最大、产业链配置最先进的锦纶聚合、纺丝以及氨纶生产企业之一。
陈建龙是恒申集团的领航者,深耕纺织行业30余年的他,骨子里流淌着永不服输、力争上游的热血。“一直以来,化纤行业重要原料己内酰胺绝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锦纶行业发展的喉咙就被卡死了。”
陈建龙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拿着硕大的水桶,在一滴一滴往下渗漏的自来水龙头下面等着接水,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为此,3年前恒申集团成立子公司,在连江选址建设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的新项目,总投资高达400亿元,预计2016年底投产。目前,恒申成为全世界化纤行业内唯一一家完成“己内酰胺-氨纶/锦纶-纺丝-加弹-经编/织造-染整”六道产业链整合的企业。
“己内酰胺就是我们曾经的短板,要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就要舍得投入,肯下功夫,挺进上游产业链条,才能笑傲群雄。”陈建龙说,在纺织行业遭遇冷冬考验下,恒申逆势而上,2015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长乐第二家百亿企业,品牌价值突破30亿,跃居中国化纤领域头把交椅。
陈建龙记得,就在6、7年前,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厂区门口常年排着等货的车,客户提着现金来交易,生怕错过最佳领取时机;后来,国内外贸易增速下滑,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直接冲击和影响着纺织行业。面对如此困境,是坐以待毙,还是发奋图强,陈建龙选择后者。
根扎实了,再大的风雨又有何畏惧?陈建龙认为,传统制造业要升级,必须牢牢盯住需求端,只有这样,主导产业才能够提升层次、壮大规模、形成优势。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面对市场下行,企业应该抱团取暖,大企业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恒申集团还创新增信增贷模式,为下游企业提供过桥资金,申请额度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七天内免息无偿使用。数据统计显示,恒申集团已累计为长乐市154家企业提供应急还贷资金22亿元,为低迷的纺织行业市场注入强心针。
有人为陈建龙的担保风险捏了一把汗,可他却说,“大家都是并肩战斗多年的伙伴,彼此知根知底,只是一时困难,拉一把就能挺过去,一定能看到春天的。”
除了恒申,福州产业“补短板”持续推进,开花结果。据福州市经信委副主任谢竞红介绍,近年来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福州,如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项目、中铁乾达大型盾构机制造项目、福清核电厂1-6号机组工程项目等。
截至2月底,福州进入全省“三维”跟踪管理系统民企651项,总投资6106亿元,1-2月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元。
去产能,瞄准问题导向
有时候,技术成熟并不绝对是一件好事,形势不同,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产能严重过剩,往往会把企业逼上绝路。对于这一点,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裁邹崇深有体会。
头顶“福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等光环的上润公司是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和手表机芯设计和制造的企业,两年前研发项目“高精度硅压力传感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是国家863先进制造领域项目,现在已经建成10万台可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线。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近两年因国内石油石化、电力建材等项目停滞,公司高端智能制造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市场消化太慢,高端产能无法释放。“我们投入5、6个亿,谈妥了7个项目,停了5个,眼看着钱要打水漂,真的欲哭无泪。”邹崇说,寻找新的出路,化解过剩产能,成为摆在上润管理层面前的一道必须解决的课题。
转机出现在2015年初,经公司调研城市自来水供水漏损治理项目,发现市场潜力巨大,更妙的是,介入该领域刚好能够化解现有产能。
据介绍,上润正以仓山区为试点,投用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系统,通过云平台、分析系统和控制技术传感器,实现对城市供水的实时监测,形成强大的水务物联网,从而控制漏损,提高节水质量,力争成为全国首个规模化节水示范城市。
上润公司的去产能实践,生动诠释了生产商变化为投资商、建设商和运营商的转型路径。在邹崇看来,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启迪在于,任何产业都有存在瓶颈的时候,找到恰当的定位方为解决良策。
更关键的是,在去产能过程中,作为政府部门,要始终瞄准问题导向,哪里出问题,就针对性地加以研究突破,对于无法革除弊害的产业,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福州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陈志毅告诉记者,就钢铁行业来说,福州市加快过剩产能关停,5家规模较大企业中已有2家停产,产能削减30%以上,2015年共减少钢铁产值71.4亿元,预计2016年1-2月减少29亿元。
另外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实现“去库存”。福州市编制了《福州市工业产品推荐使用目录》暨《福州市名优产品名单》,截至2015年底,共有240家企业的1039种产品入围,将推荐给政府投资项目和广大市民使用。
同时,福州市财政还补助169家企业近千万元展位费,鼓励它们积极为产品找市场、去库存。这169家企业2015年6次抱团出省参加各种展会,如深圳的光电博览会、广州的照明博览会、上海的纺织面辅料博览会等,收获了35亿元的市场需求,其中仅高意光学一家企业就获得约1.5亿元的订单。
谢竞红说,得益于市经信委组织近20家企业参加产品供需“手拉手”对接会,渤海石油装备福建钢管有限公司和5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莆田市滨海排水有限公司签订7500万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