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补齐短板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让榕城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福州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建设有福之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精准扶贫 一个不落
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板。为了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福州多措并举打响脱贫攻坚战。
闽侯廷坪乡利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导58户贫困户酿造青红酒脱贫。为了打通青红酒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在县农业局和廷坪乡政府的扶持下,9月11日上午,首家“廷坪红”青红酒专卖店在县城甘蔗开业,为这项精准扶贫产业打造了一个良好的销售平台。
廷坪乡后溪村村民林维磊就是该合作社的成员。在廷坪乡副乡长张在明的结对帮扶下,林维磊参加了青红酒酿造技术培训,并申请到5000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扩大酿酒规模。今年清明节前,张在明还帮助林维磊获得农业银行小额贴息贷款4万元用于购买酿酒原材料,预计3年后可产出青红酒6500公斤,盈利约8万元。“青红酒专卖店开业,使我更加有信心。酿再多的酒,都不怕卖不掉,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林维磊说。
精准扶贫出实招,我市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帮扶”,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转移、金融扶持、资产收益、造福搬迁、政策兜底等帮扶举措,探索“百企连百户”“百会连百户”“百侨连百户”等新型帮扶模式,让越来越多像林维磊这样的贫困户脱离贫困,事业越做越红火。
“目前,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3593户11429人,比省里下达的减贫计划多5129人,完成率181.41%,已实现国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我市将努力实现剩余贫困人口832户2613人全部脱贫。”市农业局局长、市扶贫办主任翁芳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改善民生 持之以恒
国庆前后,市民翘首以盼的两个治堵工程迎来重大利好——二环五四路口新建匝道和尤溪洲北桥头互通立交相继全面通车,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最近新建成开放的28个串珠公园,成为市民游玩、健身的新去处。在仓山区流花溪沿线,有4个新建成的串珠公园。家住红树林小区的孙淼告诉记者,以前流花溪沿岸都是渣土堆,河水黑臭,现在环境大为改善,河边的公园全部连成了一条线,“我跑步可以从家门口一直跑到湾边水闸区域,在那边赏荷休息”。
与此同时,随着四城区内河沿线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福州吹响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百日冲刺的号角,制定出台了百日冲刺1个总体方案和5个专项方案,年底前五城区范围内的43条内河将基本消除黑臭,明年春节前城区水系环境有望得到明显改观。
致力民生,全市上下真抓实干。2012年292.08亿元、2013年396.31亿元、2014年452.27亿元、2015年565.7亿元、2016年654.74亿元……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超过2360亿元,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368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1年增长57.8%、67.2%。
便民服务 持续提升
过去,打一份社保证明要查资料、出表格、盖章,最娴熟的工作人员都要花上几分钟,办事窗口前排长队的情况经常见到。
如今,用手机下载“社保缴费随手查”APP,输入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完成人像比对认证,就能轻松查阅本人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凭证等信息。这相当于把社保证明“揣”在口袋里,随时需要、立马证明,群众不用再排长队。
从自助打证明,到刷身份证查证明,再到证明随手查,近年来,市人社局主动创新服务模式,用科技手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给群众越来越方便的办事体验。
在福州,市民还有一个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务管家”——福州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系统。企业工商注册咨询、居民落户申请、市政设施破损……各类企业和群众关心的咨询事宜,都能在平台上及时得到回应。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话在福州已深入人心。今年7月1日,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并与省12345系统平台全面对接,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市、县、乡(街镇)三级,市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站、电话、QQ、微博、微信、短信、传真等10种渠道向平台提出“咨询、求助、投诉、建议”等四大类诉求。自2012年以来,12345系统共受理有效诉求件约138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在福州,能享受到的优质服务还有很多:得益于“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医保新政,市民到外省看病,可直接通过福州社保卡进行结算;来不及到窗口办理业务,在市市民服务中心24小时便民自助区,76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不打烊”;不想排长队拿药,试试福州市第一医院的全市首个“智能药房”,从缴款到取药,最快只要15秒……
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也为市民带来了更多获得感。
补齐短板 成果共享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了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场惠民生、补短板的攻坚战役在榕城全面打响。
10月12日,全省首家区级医养融合智慧养老云平台在晋安启动,该平台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医养结合、老年人食堂、五星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于一体,惠及晋安区“七类特定老年人”约1.37万人,2018年将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高水平保障老年人服务需求,福州持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到2019年将全面完成67个照料中心建设任务,实现照料中心全覆盖,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
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能上门服务,这在福州已经成为现实。鼓楼区居民林香兰告诉记者,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后,中心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了健康计划,每年免费提供一份中医体质报告。家庭医生签约需个人支付的20元,也由鼓楼区政府为她埋单。此外,优先就诊、优先预约上级医院专科门诊等服务,也是家庭医生带来的福利。
来自市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至8月28日,全市累计签约居民88.1万人,户籍人口签约率13.7%,其中重点人群68.9万人;落实了1396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针对存在的医疗卫生短板,我市还将重点实施优化布局结构、医联体建设、健康扶贫、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十大工程,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8月21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对我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进行了研究部署。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一个个惠民工程大力实施,一个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有福之州的美好图景将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记者 柯竞 黄凌 见习记者 赵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