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布

06.06.2016  17:17

  福州日报6月6日讯(记者 朱毓松)日前,市政府印发《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福州“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先行之区、创业之都、生态之城、幸福之州,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纲要》全文共12章,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设定33项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9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1250亿元,年均增长8%。

   建设福州新区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依托福州新区内重点区域、重点板块,全面增强新区在全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闽中、闽东北乃至全省联动发展,构建东南沿海联动发展格局,带动内陆省份开放开发。”《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福州新区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突出顶层战略设计,加快推进重点城市片区和重点产业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罗源等县(市)区现有规划与新区各项规划的衔接。

  “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纲要》提出加快推进三江口、闽江口、滨海新城、福清湾、江阴湾等城市功能组团开发建设。三江口组团重点完善和提升行政办公、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商务办公、总部基地、商贸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闽江口组团申请设立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形成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海峡西岸国际空港物流核心枢纽;滨海新城组团集中发展文化娱乐、国际商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福清湾组团建设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主要承载区;江阴湾组团重点发展临港重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整车及零配件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交易、海洋产业及航运物流等产业。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纲要》提出推进福平铁路、福厦铁路客运专线和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动福莆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加快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福州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长乐前塘至福清庄前高速公路、福州滨海大通道、马尾大桥、江涵大桥、道庆洲大桥等建设,推进福州机场二期建设,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及城市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设任务。

   打造经济升级版四大集群产值超2000亿元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纲要》说。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纲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福州将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开发园区、农业(工业)产业基地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发展;努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到2020年,力争创建2~3个5A级景区,全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纲要》提出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培育形成机械装备、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4个产值超2000亿元,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2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以及20家百亿企业(集团)。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纲要》提出,到2020年,水产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蔬菜产业产值达200亿元,茶叶、食用菌、畜牧、花卉苗木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发展高效设施渔业,我市将推动福建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马尾东盟海洋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我市将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科教、金融保险等涉海服务业;改造提升临海传统产业,我市将加快建设以马尾船政重工园区为龙头的闽江口船舶制造集中区,打造东南沿海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基地。

  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纲要》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市互联网经济总规模突破千亿元。发展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加快推进交通、医疗、教育、旅游、食品安全等领域“互联网+”行动;着力培育大数据产业,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农村、车联网等集成应用;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网贷、众筹平台及其他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以互联网征信体系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十字型”枢纽格局

  “坚持适度超前,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完善服务跨越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纲要》要求,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形成对跨越发展的新支撑。

  建设海西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纲要》提出,我市将形成沿海客专与京福台高铁专线“十字型”交叉的大型枢纽格局,推进建设货运专线通道,加快建设福州外郊快速换线,推动建设覆盖福莆宁岚的城际轨道网络;加快构建立体交通快速通道,构筑中心城区与七县(市)“半小时”交通圈,推进福州滨海大通道、东部快速通道、城区北向第二通道建设,构建主城区和新城区的现代化复合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建成轨道交通1号、2号线,动建轨道交通6号及4号、5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和第三期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多层次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样化公共交通体系。

  推动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纲要》提出,推进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等各类管网建设改造,新建道路、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和各类园区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到2020年,力争全市建成40公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影响,实施横屿区牛港山公园、温泉公园一期、奥体片区等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到2020年,市区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