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福州市区露天烧烤:夜幕下的美味与困扰

10.09.2014  14:42

  深夜,福州交通路上露天烧烤,浓烟滚滚,烟雾缭绕。

  9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文/图)

  烧烤的美味在给食客带来享受的同时,也让邻近居民倍感折磨。连日来,记者夜访福州市区露天烧烤比较集中的前屿东路口、君临东城小区门口沿路、交通路、斗池路与白马支路交叉路口、五四北秀峰路以及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前沿路,所到之处,深感露天烧烤生成的炭烟、油烟、熏烟对空气污染严重。面对摊主的利益驱使、市场的需求、居民的强烈反映以及路人的困扰,露天烧烤该何去何从?

  烧烤美味利润高

  5日夜,周末,恰逢中秋节放假。23时许,虽近午夜,但福州君临东城小区门口比白天更有人气,喧闹声中,但见浓烟滚滚,缭绕不散。

  这是一处长约300米、宽约5米的路边过道,开着十几家烧烤店。每家店前都摆上十几张桌子,整个过道足有一两百张桌子,满满当当地坐着食客,充斥着掷骰子声、猜拳声和吆喝声,伴着酒瓶撞击声,声声刺耳,震耳欲聋。

  为满足食客需求,几乎每个店前都设有一个露天烤炉。

  “师傅,您烤的鱼真够味!”一位面红耳赤的小伙子向正在烤鱼的张师傅嚷道。

  在这里最出名的,除了烤全羊,令人垂涎三尺的就是烤鱼了。这鱼来自水库,新鲜美味,每条1.5公斤左右,卖30元。张师傅告诉记者,从晚上9时一直做到次日凌晨3点许,最少要烤30尾鱼。

  一名许姓摊主向记者透露,烧烤这行当,成本低,利润却高得惊人。“一粒二两大的生蚝成本价1.5元,烤熟后就能卖6元。羊肉串3元,而1公斤羊肉市场售价60元左右,至少可做90至100个烤串,卖到近300元。从超市购来的冰鸡翅,每只售价仅0.5元,烤后卖5元,毛利达100%。还有素菜,如韭菜、四季豆、青瓜、茄子、玉米等的毛利都在50%左右。”

  不仅赚了材料的钱,酒水的回报更是可观。像张师傅那家,一桌客人一只烤鱼,却至少喝掉两箱啤酒。啤酒毛利在50%以上,一晚上仅啤酒就能赚1000多元。

共2页 1 2

  烟熏火燎很糟糕

  烧烤给食客美味享受的同时,却给附近居民带来无尽烦恼。在鼓山沃尔玛附近的前屿东路口、交通路、斗池路与白马支路交叉路口以及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前沿路,大排档、小吃摊连着烧烤摊。记者所到之处,只要有烧烤摊的地方,那油烟味、炭火味、糊焦味充斥空中,浓烈地刺激着行人。

  加炭、钩火、扇风……顿时,一股股白烟扶摇直上,火苗噌地蹿起来。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前聚集着近十个烧烤摊。在其中一个烧烤摊,林摊主赤膊上阵,在火红烤炉上架着铁丝网,一串串羊肉、板筋、腰子放在上面翻滚,撒上一把香料,“嗞”地腾起一股油烟,四处弥漫。

  住在交通路的一位陈姓居民对记者说:“这里的‘夜生活’紧邻小区,不仅每个晚上得忍受嘈杂声到次日凌晨,而且空气里飘来浓浓的油烟味更是让人难以忍受。那烟味非常呛人,对着风口的门窗都不敢开。偶尔白天通风忘关窗,半夜会被烟呛醒。”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的大排档路段地面有排风口,面上是用铁丝做成的盖。凑近用手去感受,只觉得出口处风力很大,并伴随强烈刺激性油烟味。“他们有的虽然在室内烧烤,但油烟未做任何净化,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室外。”附近居民说。

  在五四北泰禾广场前的秀峰路段,二三十个露天大排档和烧烤摊在晚上八九时就开张了,把机动车道占去了1/3还多,过往车辆只好减速慢行,极易造成堵车和交通事故。

  露天烧烤的危害性有多大?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育毅认为,烧烤是PM2.5的一个很典型的污染源。这主要在于烧烤是不完全燃烧,PM2.5数值肯定被推高,同时产生一氧化碳、硫氧化物等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另外,晚上有逆温现象,空气流动慢,不容易扩散,所以,烧烤污染夜间更严重。

  采访手记>>>

  堵疏并举乃良方

  今年5月份,福州市分两个时段对露天大排档、烧烤摊进行专项整治。很显然,收效甚微。如何整治,莫衷一是。专家认为,整治是必需的,但不能一棒打死,应规范有序地引导。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育毅建议,类似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安装个废气净化装置,露天烧烤的烧烤作业部分可转入室内进行,在油烟排出管道末端增加烟气净化装置,以防油烟未经任何处理排放空气中。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林奇建议,露天烧烤最好远离居民区,政府应规划出适当的区域允许烧烤摊经营,同时简化营业执照办理手续,将摊点变成有证经营。通过堵疏并举,人们既能享受美味,又无隐患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