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实体IT商场人气下滑 商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颐高数码城的所在地早已成为家具卖场
宏图三胞门店
“一丁”突然倒下,背后是否反映出福州实体数码专营的困顿和衰退?昨日,东南快报记者采访获悉,在电商冲击、数码产品快速更迭的大背景下,曾经在福州三足鼎立的大利嘉城、宏图三胞、颐高数码城等三大IT商场,仅剩大利嘉城一家独大,而其间多家分销商户也感叹“夕阳行业”来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IT商场人气下滑不少商户转行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来到五一中路,颐高数码城的所在地早已成为家具卖场,除了外墙角落还未摘去的广告牌上已经开始逐渐脱落的红色的颐高LOGO,这里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大型数码产品卖场的影子。
下午4时许,东南快报记者循着记忆在五一中路上找寻宏图三胞时也注意到,这家来自南京的全国性IT连锁店已经从原先的所在地移了位,搬至一个小得多的店面,乍一看并不起眼,而店内也没有几名顾客。“今年6月份搬过来的,那边的租约到期了。”店内工作人员如是说。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宏图三胞和颐高数码曾经先后落足福州。然而在2013年,宏图三胞就悄然关闭了其中亭街店和东百店。颐高位于大利嘉城附近的门店也在去年选择退出,其公司高层曾表示是因为经营困难。
而相对而言情况较好的大利嘉城内,人气相比鼎盛时期也有所下滑。在三楼销售电脑已经快8年的欧先生带东南快报记者在二、三楼走了一圈看到,有不少店面空租,“以前生意好的时候,进店量能达到好几十人次。现在如果是旺季还好,淡季一天能来10个就不错了。”欧先生说,这些空置的店面都是商户因为生意不好做而转行。
行业饱和+电商冲击 商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实际上有利润、有人气的就那么几款。”欧先生说,比如苹果的产品风靡市场,曾经各个分销商的销售情况都很不错。但是这几年销售苹果产品的分销商越来越多,利润就被摊薄了。“市场容量就这么大,市场实在是太饱和了。”
此外,另一位在一层销售手机的商户陈女士也表示,这几年来,电商对实体IT行业的冲击开始逐步显现。“其实在4-5年前,消费者买比较贵重的货品并不依赖电商,但是‘双11’概念打出来之后,我们能感到消费者开始从实体往线上迁移的趋势了。”陈女士说,为了顺应趋势,他们几年来也开设了网店,开始以线上销售来贴补线下店面的成本。
“硬件行业已经步入夕阳了。”欧先生说,不仅是销售端利润的缩水,多家知名的厂商也都收手不再做硬件的生产,而转为技术服务商,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是市场黄金阶段过去的一个标志。
“大利嘉城现在不少的公司都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另一个大利嘉城的手机经销商说,面对实体市场受到的冲击,虽然目前尚能支撑,但是趋势让人不得不早做准备。“现在我们在想办法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维修、装机等,但是即便如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实体数码市场之困,商家们自己摸索走出的“线上+线下”的路数是可取的。他认为分销商们可以尝试与网络平台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成为供应商。“毕竟实体店在调配货和售后方面会更有优势更灵活。”
(记者 黄弘妍 文/图)
相关新闻:
福州零售业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
从2014年来,福州部分大中型零售企业纷纷倒闭,难道福州零售业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针对福州市乃至福建省零售业态的发展动态,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专访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东南商务管理研究院院长许安心。他介绍,福州近20年的零售业商业模式是有轮回的。在面对整个经济大环境恶劣的情况,零售业更是要讲究“精细化”经营。
榕零售业基因好、积淀深
“说起零售业,福州市场在福建乃至全国都还是很有影响力。”许安心介绍,在前几年的中国连锁百强中,福建有4家企业入围,福州是3家。同时,福州的零售社会消费品总额多年来一直占全省三分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非常出名的华榕超市,在那个年代就开了100多家门店,且其经营的模式就是当下最流行的社区超市。
到了1996年,新华都集团开始崛起于福州的百货商场。1999年,在福州开启全省第一家大卖场(五四店),截至目前,新华都已成为拥有不同业态130多家门店的零售集团。
1999年,沃尔玛集团总部的人来福州考察,看到新华都购物广场五四店的经营模式、经营现状后才非常有信心进驻福建,沃尔玛在福建省陆续开启30多家门店。
随后,永辉超市、蓝天超市、兴福兴、东方康宁、冠超市等大型本土零售超市崛起。
提到永辉超市这个作为福州本土最具代表性的超市企业,它的经营模式受到全国零售业同行的关注。许安心说,“永辉超市作为全国性的超市,包括永辉系(即目前托管的上海联华超市、作为第二股东的武汉中百集团),其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0多亿元。”
许安心称,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总结,福州是福建省非常重要的商业发源地,拥有非常好的零售商业基因,目前以永辉、新华都、冠超市为代表的超市业态,以东百、大洋、新华都为代表的百货业态,以华莱士、桥亭活渔、玛格利塔为代表小餐饮连锁在全国具有相当的江湖地位。
此外,福建省有两个零售行业,地位在全国遥遥领先,均在闽南。一个是以八马、华祥苑、天福为代表的茶叶连锁经营,另一个是以安踏、七匹狼为主的鞋服连锁经营。
零售行业业态有轮回
许安心在接受东南快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商业本身是有一个轮回的。
例如,1999年以前,新华都集团在开启大卖场之前,其经营的主要是标准超市和百货,面积在3000平方米左右。随着国内一站式的大卖场开始流行,新华都也加入其行列(即五四店)。
2000年之后,福州越来越来多的大卖场出现,包括麦德龙、沃尔玛、永辉等超市,基本垄断了整个福州市场。随之出现的状况就是标准超市成片成片地死亡或转型。
而大卖场的鼎盛时期就是2012—2013年,2014年开始,城市综合体大有取代大卖场和大百货之势。“其实,城市综合体在前两年的时候,就渐露锋芒。直到去年开始特别明显地崛起,实体店的大量人流量都流向城市综合体。因此,百货和大卖场就开始衰弱了。”许安心称,大卖场和百货衰落,百姓消费出现各种不方便。
在百姓消费不方便问题出现后,城市的两种业态又因“百姓的不方便”而萌起社区超市和便利店。福州市美日鲜生鲜超市迅速崛起,新华都、六意等企业宣布进军社区生活超市。同时近3年来以万嘉、六意、源安、百汇万宁等为代表便利店业态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所说的社区超市也就是类似1999年以前的标准超市。
“因为社区超市和便利店刚好弥补了城市综合体的短板。”许安心说,在近年来,城市综合体的旺盛发展下,普通家庭日常不可能为油盐等这些小用品,而专程跑到城市综合体(如万达)采购,这样便促成社区超市、便利店的发展。
因此,“轮回”之说就是从1999年前的标准超市,发展至1999年后大卖场、百货,到2014年的城市综合出现,至现在的社区超市、便利店(标准超市)的回归。
零售行业通过改变正在创造新的传奇
在面对“今天”我国整个经济大环境发展趋势不太理想的状况。许安心说,2010—2012年,我国社会零售总额保持15%-20%的增长,不少企业年营业收入增长20%-30%,国家GTP都是10%以上的增长。在这样的环境下,零售业供应商愿意提前供货、银行愿意轻松给予贷款,促使众多零售企业粗放型扩张。
但是,2014年以来,出口业、制造业都发展不好,银行银根收紧,百姓钱袋紧缩,购买力下降,购买欲望不强,加上电商冲击,零售行业营收增长缓慢,不少企业出现负增长,行业利润下降。同时,2012年零售业的“用供应商的钱、花银行的钱”这样泡沫式的扩张方式就立即停滞了,导致一些原来粗放型扩张的企业开始无法维持下去,出现倒闭潮现象。
许安心称,零售行业若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控制经营成本、业态转型、商业模式创新、精细化经营、增强顾客黏性等有效手段。如永辉超市通过生鲜模式,冠超市通过改善顾客体验、发展小业态,仍然能够逆势飞扬,中闽百汇通过转型为复合业态的小型购物中心、发展交通商业继续稳健发展,米兰春天、方家铺子等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获得新生,玛格利塔等创新型小餐饮企业也正在创造新的商业传奇。
(记者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