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孔庙问题不少 部门回应已着手修缮内部设备

03.07.2015  16:57

  孔庙曾一度被改作少年宫,建设了天文台等设施,2001年后被拆除(潘小清供图)

  日前,海都报对福州孔庙问题多,遭市民吐槽进行了报道。福州孔庙的上级主管部门福州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着手对展馆内设备进行修缮,并计划开展更多活动,展现孔庙的历史价值。

  福州孔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唐朝,而到了北宋时期才被正式确立为孔庙。千年间,曾被3次焚毁,如今能够看到的主体建筑是咸丰元年重建的。

   祭孔典礼古制 仅少数人能完成

  坐落于福州圣庙路上的孔庙,朱红的高墙,一座“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的石碑,展现着古代孔庙的地位和威仪。

  历史上,孔庙之后应当是府学,但如今府学的牌坊早已不存在。孔庙后面现在是福州延安中学,因此在不少福州市民眼中,延安中学能够成为知名学校,是和孔庙得天独厚的“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州延安中学的学生每年也会在孔庙举办祭孔仪式。

  去年9月28日,大陆与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在这里联合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大典,整体仪式遵循古制,场面恢宏庄严。遗憾的是,现在仅有少数民间团体能够全套操作这样的祭孔仪式。

   昔日蔚然景观 如今无法窥见

  孔庙的历史悠久。孔庙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里最早可以追溯至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福建观察使李椅将州儒学移建于此。五代闽国时期,闽王王审知于贞明七年(公元921年)将其改设为四门学,后来废止。到了北宋太平兴国中期,转运使杨克让开始将其作为孔庙。有经史、御书、稽古三阁,养源、仪道、驾说三堂,以及十二斋舍等,规模百余亩,甚为壮观。

  之后,福州孔庙香火兴盛,几经扩建、完善,形成了以大成殿为主体、并配有乡贤祠、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建筑的格局。形制恢宏,也是古代重视孔子儒学文化的体现。

  “在历史记载上,孔庙三次遭受火焚。”孔庙保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后一次记载的焚毁是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的八月初三,祭孔后的大火将大成殿化为灰烬。之后知府胡应泰号召士绅捐款重修,于当年12月至次年6月重建。

  孔庙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说:“相比于历史上的记载,如今的孔庙泮池比过去缩小了,乡贤祠、明伦堂、碑亭等也已经消失,更无法找到以前记载的斋舍等建筑。

   大成殿藻井内 勾勒文昌星

  由于历史原因,近现代的孔庙遭受了较大破坏,先后改作学校、少年宫等用途。直到本世纪初,少年宫搬出孔庙,文物部门对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才恢复了如今的庙貌庄严。

  孔庙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棂星门、大成殿等建筑还是清末重修时留下的,其中大成殿应该是全省最大的木构古建筑。

  大成殿四出卷棚轩廊上,绘制着河图洛书和卦象图案,藻井内绘有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星图。中央一星是北极星,北极星边上有六颗文昌星,再外圈则是二十八星宿。在古代,文昌星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科功名的,想要考取功名的学子,都会来“拜拜”文昌星。

  对于孔庙的现状,不少市民表示有些可惜:“现在大家一直呼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孔庙理应成为传播、展示的中心。”市民建议,可以在保护孔庙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汉文化的表演展示或者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既可以展现孔庙的意义,也能够唤醒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认知。记者 陈贽超 包华 实习生 王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