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将投用 标准为100年一遇

03.07.2014  11:50

  葛岐排涝闸站下月建成投用

  海峡都市报7月3日讯 位于闽侯上街的福州大学城地势低洼,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几乎每年都受山洪、内涝及闽江洪水问题的侵扰。昨日,记者从闽侯县有关部门获悉,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的重点工程——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堤一期葛岐排涝闸站外移项目基本建成,有望下月建成投用。届时,大学城防洪堤将实现闭合,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为上街群众及大学城20多万师生筑起一道安全“生命线”。

   大学城防洪体系 标准为百年一遇

  福州市水利局相关人士说,福州大学城新校区是国内典型的暴雨洪涝区。2007年8月19日,受强台风“圣帕”影响,暴雨袭击福州大学城,水淹最深处达1米多,导致上千名暑假留校和提前返校的大学生被洪水围困,被救援人员紧急转移。随后,省、市相关部门立即启动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新体系建设。

  根据大学新区流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特性,整个防洪排涝体系总投资14.9亿元。包括一堤一库、二洞三站、三河四闸。“一堤”即闽江下游南港上街防洪堤,全长14.476公里;“一库”即溪源水库,库容2428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323万立方米;“二洞”即溪源泄洪洞和大清坑引洪洞;“三站”即侯官排涝站、厚庭排涝站和葛岐排涝站;“三河”即邱阳河、溪源江和轮船港;“四闸”是侯官水闸、榕桥节制闸、厚庭水闸和葛岐水闸。

  记者了解到,2009年,大学城新区上游溪源水库投用,对山洪起到控制作用;2009年,榕桥节制闸完工,给山洪装上了“阀门”;2010年,邱阳河整治工程完工,开辟了另一泄洪通道……整个防洪排涝体系设计防御闽江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防御溪源溪山洪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涝水不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