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传统定义逐渐改变

24.07.2017  01:12
福州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从业者的传统定义逐渐改变 - 新浪
福州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从业者的传统定义逐渐改变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定海村发展新型网箱真鲷养殖。

  福州新闻网7月2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吴隽/文 郑帅/摄通讯员 于文影 方翠苓)农民开起农家乐,渔民变成水产商。福州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纷纷装上现代引擎,传统的农耕养殖借力休闲观光,深海养殖搭上“出口快车”,使得农夫与渔夫的传统定义正被更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保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前,我市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9亿元,同比增长3.5%。

   农民开起农家乐

  午后,杨经忠和妻子岳丽钦打开手机上的监控app,查看自家农场情况。画面上,土鸡土鸭和果蔬情况正常,数据显示鱼塘供氧量充足。

  杨经忠夫妇经营的九峰生态家庭农场位于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距市区约23公里。虽藏身北峰深处,这里却是首批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之一。

  “农场里放养着数千只土鸡、土鸭,种有20亩应季蔬果,还有一口可垂钓的鱼塘。”杨经忠告诉记者,每到双休日,至少有十多户家庭前来磨豆浆、摘菜,享受农家乐趣。农场特产“绿壳蛋”销路不错,他们还在市区开了两家直营店。“发展这么好,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岳丽钦是土生土长的九峰人,此前和丈夫在外地工作。2003年,看到“土菜”有市场,夫妻俩便回乡承包了350亩地,回归农民生活。但因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开始的几年发展并不好。直到2011年,村里修了水泥路,夫妻俩搞起种养结合,还向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寻求技术合作。

  “别人土鸡养3个月,我们养足半年、1年,而且是无激素、无抗生素养殖。渐渐地,我们的绿色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杨经忠说。前年开始,经过口口相传,不少游客自驾前来农场体验农家生活,他们也从农民逐渐变成休闲游的“服务员”。

  “现在,特别是暑假,亲子游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还多。”岳丽钦笑着说,和刚回乡时比,这几年收入翻了至少10倍,他们还注册了2个商标,并成立大北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着周边十几户农户一起致富。

  “我们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农场后山要建沿溪登山道。新修的前九线旅游公路通车后,从市区开车过来只要半小时。这里将面临更大的机遇!”杨经忠计划向乡里申请盖新房经营民宿。

   渔民变成水产商

  定海村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这个小渔村面积仅3.2平方公里,却是全省最大的渔业养殖基地。“小时候我们都是打鱼去集市卖,现在升级了,我们养的鱼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基地负责人许福安说道。

  正午时分,海上风浪正大,许福安乘船出海。虽然船身剧烈晃动,他却背手立于船头,这是他与海搏击30多年炼就的本领。这一趟,他要去瞧瞧他的“宝贝”——养在距海岸2公里的真鲷。“这些真鲷都养在新型网箱里,采用这种先进技术后,鱼产量大大地提高了。

  行驶了近20分钟,渔船停靠网箱边。“一般的网箱是方形的,但我们主要采用圆形结构,这样可以全方位对抗海流,而且网箱被锚固定在海底,就不用担心被大风大浪吹跑了。”许福安告诉记者,新型塑料网箱经历过十几次台风,几乎没有出现问题。

  许福安告诉记者,这样的塑料网箱周长有45米,容积比传统渔排大好几倍。“鱼活动的面积越大,口感就越好,现在网箱里养殖的生态鱼和野生的没多大差别。”许福安告诉记者,基地大约350亩,有110口网箱,年均产鱼1000多吨,主要销往日本、香港、台湾等地。

  “现在国内的市场非常大,我打算拓展内销。”他告诉记者,新采购的8个周长90.5米的网箱正在安装中,“新增的网箱容积比周长45米的网箱增加了4倍~5倍,每口可养殖8万~10万尾鱼,到时候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但是越忙越开心”。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