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多个小区“住改商”泛滥 业主不堪其扰

03.11.2015  09:35

  11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邱也栩)

   关注理由 福州广达路一住宅小区内,开了上百家公司,业主不堪其扰,愤而堵住大堂,不让上班族上楼。对此,不少中小企业诉苦称,“蜗居”在住宅内办公,主要是写字楼租金太高。

  据了解,目前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住改商”原则上都已放宽,但福州基于城市管理的实际,仍不允许住宅作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对此,不少市民认为,“住改商”仍是弊大于利,在部门严管的同时,社区自治也要动起来,通过业主协商,制定管理规约,“住改商”泛滥的现象才有望改观。

   业主:高跟鞋太吵,电梯常累坏

  福州叫停“住改商”,始于2011年5月,当时福州市政府会议纪要作出规定,禁止住宅作为经营场所使用,福州市工商部门随后停止受理所有以住宅为经营场所企业的登记申请。

  然而,4年多过去,在福州便民呼叫中心12345上,关于“住改商”扰民的投诉屡见不鲜。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小区,发现住改商现象普遍存在,尤其以沿街及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小区居多。

  在鼓楼区的康光温泉小区,不少住宅被租用,作为培训、桌游、外贸等公司的办公地点。小区业主抱怨说,“工作时间,员工和客人进进出出,高跟鞋‘噔噔’响,扰得人心烦意乱。”

  西二环附近的福尚名居小区业主说,小区是拆迁安置房,此前物业统计发现,近800户中,有六成都租给了小公司办公。而小区电梯是根据住宅的使用频率配置的,这些公司租进来后,电梯运行频率大大增加,故障率也直线上升。“这是不少商住楼和安置小区电梯频频‘趴窝’的重要原因。”我省质监系统一相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