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国语学校力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10.06.2015  14:03

  6月4日上午,福州市中学校本研训现场会暨第十次校本研训工作会议在福州外国语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以“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学习、个性化发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翻转课堂行动研究”为主题,着眼于探讨福州市校本研训新品牌的升级与发展。

  在这次全市规模的校本研训活动中,外国语学校结合该校省级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翻转课堂行动研究”,开设了两节案例观摩课,获得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一节是由福州外国语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丰雷老师在学校新建成的录播室开设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是由高中历史的陈惠群老师在学术报告厅开设的“1500年~1840年的中国与世界”。福州二中方颖副校长对历史课做了点评,指出这节课有三个亮点:一是教学方式有创意,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式先学后教,而且这节课历史跨度大,非常适合采用翻转教学;二是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把知识系列化,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运用了网络学习的手段,采用微信平台的学习软件——问卷星,线上线下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教育研究院郑新发主任对数学课做了点评,他指出教师在课前提供了三个学习视频,让学生先在家自学,并且提供任务清单,让学生的学习指向性更加明确,课堂上教师重点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新颖,而且教师在处理翻转课堂中的“翻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这三个环节十分到位。

  福州外国语学校王洪泠校长介绍:“互联网让我们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引导者和设计者,要教会学生多维度探索问题,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创造和分享。2011年起,学校全面启动‘专家引领模式下的校本培训示范校’的系列活动,构建在全市具有示范作用的校本培训模式。近三年来共聘请了专家进校达116人次之多,以我们的外语组为例,通过外籍和北京专家进校及校本培训活动,外语组教师综合素养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师资力量迅速增强,现有特级教师1名,省学科带头人2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5名,在各级各类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48人,成为外国语学校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教研组。后续我们将更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据了解,今年9月开始将在全市所有学校全面推进校本研训,要在原有的4所示范校、23所试点校、市区校推广的基础上,向七县(市)的中小学全面铺开。福州教育研究院计划用三年~五年的时间打造福州市校本研训的新品牌,同时推行一些新的研训形式:比如网络交流式、学术沙龙式、主题活动式、特色课程式,校本研训的重点将更集中于“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