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启动市政路桥项目施工标准化试点 逐步在全市推广

28.05.2016  15:17

  福州新闻网5月28日讯(记者 邱陵)27日,记者在市政协牵头组织市建委、市规划局等部门参与的“提升城市道路规划理念,建立建设监管机制”对口协商会上获悉,福州启动市政路桥项目施工标准化试点,将逐步在全市推广。

  会上,市政协委员陈碧玉就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建设工期长、施工进度慢、占道围挡多等问题建议,加强道路建设施工统筹规划协调,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生活不便。陈碧玉调研发现,当前福州市道路施工存在不少问题,如建设工期周期长,施工缺乏统筹协调,随意性较大。

  “有些工程施工时间少则一年,多则几年,特别是在一些主要的交通路段,人为制造了交通堵点。”陈碧玉说,例如从白马路党校门口到与通湖路和交通路的交界处,这一路段因排水管网改造,一直用施工安全围栏围着,却总也不见施工队伍作业,造成了这一路段长时间交通阻滞,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施工缺乏统筹协调,因为路面下的基础设施分属几家不同的机构,各单位挖开路面进行建设维护时各自为政,没有指定部门牵头组织,统一安排。”

  陈碧玉指出,“这种各自为政的做法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基础设施被破坏,同时给政府工作也增加了负担和压力。”

  陈碧玉建议,市政工程建设要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建立市政建设项目公示监督机制,赋予市民知情权,特别是重点路段要集中力量保证建设速度。此外,道路施工要由权威部门进行统筹规划,施工前组织水、电、气等各部门统一会审,做到协调安排,同步施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减轻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不便。

  针对委员反映的问题,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正不断改进设计思路和理念,采用更为生态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透水砖等,还有集约式综合管廊建设模式,注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保障。“在工作机制上,设计阶段,市建委充分征求规划、交警、园林、管养、地下管线等单位意见,并邀请专家进行评估优化方案,结合全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契机,尽力加快施工进度,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目前,市建委已启动市政路桥项目施工标准化试点,首批安排晋安连潘路、福州新区三江口片区道路(横一路、横二路、横五路、纵二路、纵三路、纵四路、纵六路等)作为试点项目,通过建设公共管廊、采用预制构件等方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在围挡设置上,也尽量缩小占道范围。目前,占道施工尽量做到“占一还一”,市中心繁华路段尽量做到“占三还二”、“占二还一”,并加强交通疏导人员配备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进口处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施工现场平面图,强化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