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向海:求进布局东海之滨 加快开放跨越发展
11月1日讯 从100多年前的五口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福州一直在中国对外开放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找准差距,发挥优势,奋力赶超。今天,福州再次奏响加快开放跨越发展的号角。城市向海边扩、产业向港口聚、观念向开放行,“向海求进”的城市发展思路,正在东海之滨布局。
城市向海边扩
冬日的上午,站在闽江入海口的琅岐岛,海风猎猎,浪涛汹涌。今年元旦,闽江琅岐大桥通车,从福州市主城区半小时车程即可达琅岐岛。
外地人到福州常惊诧于“到海不见海”,向海而行是福州人长久来的梦想。早在1994年,福州市就制定了《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首次发出了“向海前进”的宣言。
长期来,福州市主城区夹在闽江与北部山区的狭长地带,拥挤不堪,被戏称为“火柴盒城市”。
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向海不放松。新一届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战略,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跃进。
今年9月16日,中共福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把福州新区作为省会城市加速发展、跨越赶超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承载。
福州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892平方公里,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及罗源等6个县(市)区,沿海县市悉数纳入,可开发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按规划,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取得明显成效,对台先行先试作用有效发挥,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思路决定出路,登高方能望远。站在控江面海的琅岐岛,东部是海深港阔的罗源湾,南部是业兴城新的福清湾,北部是两江贯穿的老城区,城市格局为之一新。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表示,推进新区开放开发,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把福州新区打造成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先行区和示范区。
“福建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城市,福建要强省会福州必须强。”厦门大学教授林衍超说,向海战略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省会城市集聚功能。
配合“城市向海”战略,一项项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抓紧施工。即将启动的绕城高速东南段,将串起连江、长乐等沿海县市,沟通罗源湾港区以及长乐机场等对外战略通道。
产业向港口聚
位于老城区的福州第二化工厂,曾是市内标志性工业企业,如今这里一栋栋高档楼宇拔地而起。而在百里外的福清江阴港,由这家老企业改制而来的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全面完工,企业搬迁改造顺利完成。近年来,江阴港区陆续引进天辰耀隆、中景石化科技园等5个总投资550亿元的大型化工项目,形成了化工产业的聚集。
而在东部罗源湾,总投资400亿元的全球最大己内酰胺项目申远己内酰胺正式动建。宝钢德盛40万吨冷轧不锈钢生产线已经投产,以此为龙头,一个千亿级不锈钢产业加快崛起。
今年1月,福州市要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到2016年底列入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全部按计划完成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在整合现有产业园区基础上,全力推进福州高新区、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临空港经济区、江阴工业集中区等23家重点园区建设。
临港工业的布局,为发展滞后的福州工业打造了新引擎。2013年,沿海南北两翼四县市规上工业总产值368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54.4%。
“福州拥有优越的深水良港资源,随着临港工业的壮大,工业后劲还将进一步显现。”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说。
越来越多内陆省份企业,选择福州港转运货物。今年前三季度,武钢集团就有400万吨铁矿石从罗源湾港区通关,港区进口总量达20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2%。
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一退一进间,产业布局大大优化。福州市市长杨益民说,福州先后成为首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今年来老城区规划建设的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已引进数十个优质项目。在福州软件园,涌现出以网龙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文创企业。
共2页 1 2观念向开放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福州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句,如今作为城市精神,砥砺着福州人奋力前行。
采访中不少人士表示,着力赶超的福州亟需“观念向海”,改革步子更大,开放意识更强。打造大海般的开放包容环境,让更多的资本、资源汇聚福州。
华侨众多的福州不缺资金,但不少民资“开花他乡”,本地产业发展相对不足。近年来,福州市大力推动“民资回归”工程。去年全市新对接民企产业合同182项,总投资达1437亿元,比增109%和53%。今年10月举行的民企投资项目推介会上,60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开放型经济加速崛起。在罗源湾南岸,总投资4.2亿美元的法液空合成氨项目已开始施工,这是福州历年来引进投资额最大的世界500强项目。全市累计审批外资企业9691家,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在福州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91家。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184家,其中台湾百大企业有16家投资福州。
八面来风,环境为先。10月24日12时,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部门窗口仍有10余人等待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今年初以来,申办营业执照的企业增长了一倍。
港资企业高柏(中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办事人员韩桂玉说,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执照只需三天,比预想的方便不少。
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在全国首创“一栋楼办公”,行政审批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2月1日,全国第一部市级行政服务立法条例将在福州实施。
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黄建新说,目前全市仅保留市级行政许可项目73项,在上一轮简政放权基础上又少了214项,行政审批事项为福建省最少,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30%以内,为全省最短。
一项从上世纪90年代持续至今的“马上就办”工作机制,在福州市已深入人心,成为机关单位推动作风转变、改进群众工作、提升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
潮涌三江口,风从海上来。福州,向海吧!
(新华社记者 朱海黎 项开来 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