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医改晒晒“成绩单”
医疗费用增幅下降12.6个百分点,群众住院次均药费下降19.3%
医改促使基层医疗资源更加丰富,瀛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健康小屋配备全套智能体检设备。记者廖云岚摄
福建省2015年列入首批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两年过去,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医改改了什么,成效如何?昨日,市医改办晒出“成绩单”。
福州市医改办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医改,福州市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负责医改政策制定与决策;成立市医管委,负责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去年,致力于推进全民医保、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全市投入医改资金30.51亿元,同比增长9.2%。
加快医保整合进程。去年,福州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同时,成立市医保局,归拢多项涉及医保的相关职能,实现“药、价、保”三要素统一管理。
在公立医院,福州市全面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实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和总会计师制度试点;通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挤压药价“水分”。
为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福州市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强化县域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联体建设。
“通过医改,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市医改办负责人表示,医改成效首先体现在医疗费用增长势头得到控制,2016年医疗费用增长2.3%,增幅较上年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下降12.6和4.5个百分点。医院收支结构得到优化,药占比由45.5%降至33.1%,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18.8%提高至21.8%。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开始流向基层或就近就医,县级医院开展三、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142.3%。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住院次均医药费用同比下降1.5%,其中次均药费下降19.3%。全市参保(合)人员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51.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介绍,下阶段福州市医改将继续扩大院长目标年薪制实施范围,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技术、协作、信息三大平台建设,推进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等重点区域基层医疗机构规划布局建设等。
改出效益 改出活力 改出获得感
2015年以来,福州市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两年过去,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患者看病更加便利,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升,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形成……
改出获得感
医改2年,“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有了改善,患者感受到了获得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是医改两年的一大亮点。这项改革,就是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
“对于我们这样的老病号来说,拿药便宜多了。”今年71岁的郑依伯说,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拿一次药。以他长期服用的盐酸贝那普利片为例,实行药品零差率改革以前,价格是47.68元,改革后,只需要41.46元,便宜了6元多。“这样下来,我们这些慢性病患者一年的药费可以节省好几百元呢。”郑依伯说。
数据显示成效。市卫计委通过对2016年全市公立医院医改监测数据分析,与实行零差率改革前相比,福州市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平均药占比下降13.74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支出下降5.9元,门诊和出院患者次均药费分别下降12.26%、17.64%。
另外,对于郑依伯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就医的选择也更多了。“一些常见病,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看好了。”郑依伯说,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更齐全,医疗服务水平更高,医保报销比例更大了。
改出新活力
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的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福州市公立医院已经进行两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诊查费、护理费以及高难度手术费等,同时降低大型仪器检查费和部分检验费。
“调整后,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于此项“新政”,市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怡元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此前,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长期偏低。
以一台骨科中等手术为例,这样的手术需要七八个医务人员忙活三四个小时,但手术费用偏低,就有了“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说法。此次医改,中医、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提了上去。
“这是对医务工作人员的鼓舞。”在张怡元看来,改革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付出的尊重。
来自市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与改革之前相比,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性收入占比提升8.11个百分点,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升。
完善医院内部绩效管理办法以外,福州市还落实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鼓励公立医院医师参与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公立医院医师通过多点执业和签约服务获得合规报酬。
通过改革,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入了新活力。
改出新效益
除了让患者和医护人员享受改革成果,医改还惠及各家医疗机构。
在过去,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中心的诊疗能力信心不足导致诊疗率偏低。其中,设备简陋就是最大的问题。为此,福州市医改将提升基层医疗设备硬件水平作为突破口。
在医疗业内,有个俗语叫“新六件”,指全自动生化仪、血析仪、血球仪、尿析仪、心电图机等诊疗设备。拥有“新六件”可以说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地位提升的一大象征。
不久前,一套“新六件”落户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了这些设备,我们就能完成验血、胸透等常规的体检项目,原来只有大医院能做的我们现在也能做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此前,共有2.36亿元资金投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诊疗设备配置,为17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了565台“新六件”诊疗设备,大大提高了基层诊疗能力。2016年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同比增长36.1%,其中门诊增长33.7%、住院增长37.8%。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通过引入院长目标年薪制、总会计师制等现代化管理体制,提升了医院的自主经营管理权,进一步提升医院效益。“我们对院长实施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并视同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总额、医院评审评价等挂钩。在充分放权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调动院长积极性。”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医改,去年公立医院的群众就医满意度提高4.52分。(福州日报4月14日第A2版 记者 蒋雅琛 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