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期福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12.12.2014  18:43

  今年初以来,福州交通运输坚持稳中求进,各类交通在建项目35个,建设里程达528公里。普通公路建设各项指标排名均保持在全省各设区市前三名。国省干线优良路率达91.16%,县道优良路率达92.23%。公路、水路旅客周转量及货物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居全省前列。

   【盘点2014】 便捷交通保障民生出行

  加快基础建设。渔平高速延伸线通车后,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500公里,目前有6个在建项目238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方面,福州新区重点项目滨海大通道已建成34公里、在建64公里。金山公交中心停车场、马尾青洲公交枢纽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增强规划引领。组织开展《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新出台普通国道和“镇镇有干线”公路补助政策,大幅提高补助标准。福州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加快福州市公交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促进公交事业发展。

  提升管理服务。重点突出工程施工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化典型示范标段及标准示范工点等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完善福州市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和执法监督管理,大力开展打非治违、路面治超、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等活动。

  加强运输保障。科学调配运力,圆满完成春运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深化对台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发展成效明显。基本建成晋安等物流中心、江阴港集装箱物流园区等9个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与多式联运初步形成。

  落实为民实事。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增更新公交车227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84条,开通4条“定制公共巴士”特色公交线路,改造3条客运线路为市通县公交线路。“掌上公交”已在全市190条线路上运行。全市6345部出租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

  推进改革创新。全市交通系统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实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审批“一站式”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交通110联动室与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的投诉中心合署办公,设立福州市交通运输投诉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投诉。

   【展望2018】 畅达交通引领跨越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部署,福州市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发展思路,研究编制了全市2014―2018年交通运输发展跨越赶超行动计划,今后五年计划完成投资727亿元,力争到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高速公路:计划建成沈海复线宁德至连江段、京台高速福州段、福州绕城东南段等项目,启动莆炎高速和外郊快速环线等项目建设,至2018年新增通车里程约238公里。

  普通国省道:加快推进新规划“四纵三横四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提升技术等级,加快连通乡镇及重要旅游区公路、连通枢纽站场和重要港区公路、国省道三级及以下公路提级改造等。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到2015年,新增6个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比例达到98.5%。至2018年,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400公里,基本实现有条件的较大自然村通硬化公路以及边远山村通达公路。改造危(病)桥88座、实施渡改桥5座和海岛便民工程14个。

  城市出入口通道:持续改善城市出入口通道通行条件,建设东出口(东部快速通道一期)和南出口,基本建成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工程(西出口),启动建设福州北向第二通道(晋安园中至连江贵安段)。

  港区和机场连接通道:建设罗源湾港区对外集疏运通道,开辟长乐国际机场对外交通新通道。建成碧里至将军帽疏港公路等项目,基本建成福州东部快速通道二期工程。

  公路运输枢纽:加快公路客货运输枢纽站场及公共服务型物流园区建设,建成客运新南站、晋安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场站,加快江阴物流园区等项目前期工作,逐步形成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运输站场体系。

  公交场站建设及运输装备:建设“公交都市”,建成金山浦上公交综合车场等11个公交场站、更新购置2250辆公交车和16000辆便民自行车。购置甩挂运输车辆1100辆。更新购置农村客运车辆300辆。

  交通信息化系统: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建成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福州交通运行协调指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交通枢纽场站智能化服务系统。

  跨越发展、交通先行。福州交通人将抢抓战略机遇期,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提速,构建安全、绿色、经济、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为早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王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