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集群崛起促升级

12.06.2016  11:37

  东南汽车DX7生产线。(资料照片)

  福州日报6月12日讯(记者 卓文俊/文 池远/摄)一把名为虚拟现实的VR产业“热火”,去年以来“烧遍”全球,热至福州。

  5月20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主打VR性能的RK3399芯片及其解决方案,成功在VR领域上游占得一席之地。同时,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风险投资基金、30亿元产业母基金的“大手笔”,正在长乐打造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这是去年刚刚晋级“千亿产业集群”的福州电子信息产业向制高点发起的又一次冲击。

  目前福州已形成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外高呼“寒冬”之时,福州多个产业集结而起,高昂工业强市的龙头,点燃逆势增长之火,稳住经济增长主体面,向经济升级版跃进。

   智能改造

   点燃“逆增”之火

  福州的纺织化纤业,去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低迷市场中高扬增长态势,从而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称号。其主要聚集地长乐市去年规模以上纺织业完成产值1371.25亿元,比增8.6%。今年3月,福州全市纺织业产值同比增幅更高达11.5%。

  这主要得益于行业整体在智能改造上的先觉先行。几年来的持续技改,带来行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目前,长乐85%以上的棉纺企业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机器换工”将企业用工水平从技改前的58人/万锭下降到目前的36人/万锭,下降近40%。

  冶金建材行业也在兼并改造之中出现转机。罗源闽光钢铁由福建三钢集团并购重组三金钢铁而来,投入13.2亿元完成改造。今年3月投入运行后,从濒临倒闭到一举扭亏为盈,预计今年产值将超60亿元。

   发力供给侧改革

   延续红火态势

  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紧跟“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行动计划,福州电子信息产业厚积薄发。

  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多年的中海创集团,去年以来先后与世界最大的港口机械制造商——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客车制造集团——厦门金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物联网龙头企业国脉科技集团则抢占全球物联网时代第一大网——车联网的平台数据入口,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装车联网控制单元供应商,为近20家汽车厂商提供全球技术领先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在2015年“全国软件企业综合竞争力200强”名单里,福州有11家软件骨干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五位,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各领风骚。

  这一产业集群的火热发展态势,从其集聚的园区数据可见一斑。去年,福州软件园共有34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432亿元,增长20%;洪山科技园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8亿元,增长30.5%;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全国第4个国家级物联网园区,经认定物联网企业35家,关联企业200家,2015年实现产值514亿元。

   创新驱动

   焕发全新活力

  占机械制造业大头的汽车工业,因推陈出新而捷报频传。去年,福建奔驰投资14亿元打造全新中高端MPV产品——V系列多功能商务车型。今年4月投放市场后,该车型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可产销7240辆,销售额32.49亿元。东南汽车则推出DX7新车型,今年一季度产销量喜人:生产汽车27692辆,增长64.3%;销量26904辆,增长53.7%;实现销售收入24.45亿元,增长148%。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产业焕发出新活力,形成新集聚,呈现燎原之势。

  化工产业欣欣向荣。在江阴,伴随中景石化科技园、东南电化、天辰耀隆等项目建成投产,将很快形成千亿规模;连江可门的申远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将于年内投产,并在未来带动形成千亿规模。

  能源产业形成矩阵。江阴核电今年可投用第三台机组;福清的国电、连江的华电三期和神华煤港电一体化及罗源的华能等项目迅速推进;三峡风电产业园以及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园也相继落户。

  电子信息产业获新增长点。瑞芯微RK3399芯片已经量产,预计年底出货量可达百万级。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内,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将于10月投入运营,已注册登记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数字福建云计算、网讯软件等3个项目,签约柔宇科技、华宸互动、九次方大数据等3家公司,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VR产业集聚区和全球VR产业重要创新创业平台……

  日前出台的《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福州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培育形成4个产值超2000亿元、2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福州,距此目标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