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初步完成绿色城市创建

03.02.2021  11:50

  

  绿意盎然的大学校园。

  

  在森林中穿行的“福道”、在水畔布下的“串珠”、在城内铺就的“海绵”……作为住建部12个绿色城市科技示范项目市一员,福州通过构建生态格局、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智慧城市等多项“绿色”行动,去年底已初步完成绿色城市创建工作。

  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为做好绿色城市完善创建工作,聚焦《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中的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福州又迎来“绿色+”新提升。2022年上半年,一个山水城林相融、人文景观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绿色城市与幸福之城将全新亮相。

  绿色目标:

  “身姿”丰满 “灵魂”生态

  什么是绿色城市?“就是城市建设各个方面,都有‘绿色印记’。”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建设山水城林相融、人文景观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绿色城市与幸福之城总目标,绿色城市还要有“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的空间形态、“生态良好、安全宜居、环境优美、景观多样”的生态环境及“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城市文化。

  第一是搭“骨架”。以优化绿色城市空间形态为主,城市要有绿地“风廊”、河流“风廊”、道路“风廊”及公共空间“”。

  第二是筑“血肉”。打造城市优美生态环境,要建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塑造等体系。

  第三是通“经络”。要构建交织互融的蓝绿线结构,如滨河绿道、山地绿道及环城达山、沿河通海等。

  第四是塑“灵魂”。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做好内河景观带、主题山体公园、串珠式文化公园等文章。

  “绿色城市建设分两步走。”该负责人说,2019年7月至2020年底为冲刺创建阶段,目前,已初步完成福州绿色城市创建工作;今年1月至2022年6月为完善创建阶段,通过“加强版”提升,实现总体考核指标与具体考核指标全部达标,样板工程全部完成。

  绿色行动:

  “面子”染绿 “里子”浸绿

  福州的“绿色成绩”如何?记者了解到,结合福州实际,我市6个主要课题都有不小进展。

  “构建生态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是第一课题。”该负责人介绍,通过总长117公里的15条休闲步道、总面积7395亩的15个生态公园,生态绿道“系统成网”;533个串珠公园与500.8公里滨河绿带串联,实现市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中心城区新种乔木65万株,“森林入城”成效显著;通过晋安湖、旗山湖建设,“湖城一体”格局凸显;规划了“一轴十廊、一门多点”的通风格局。

  第二课题是开展综合试点,提升生态环境。紧扣“绿色生态”理念,我市水系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海绵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围绕推动节能减排课题,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0年,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25%以上。

  通过发展绿色交通大课题,我市已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特色公交、出租汽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网络。

  在做好古厝街区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和对接新基建、建设智慧城市这两个“新旧”课题上,我市以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延续“三山两塔一条街”的古城格局。

  同时,作为16个新城建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将在3年内完成建设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城区水系科学调度信息平台、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等14个建设领域重要信息平台建设。

  绿色升级:

  区域集成 科技赋能

  聚焦完善创建阶段的新目标,一场让“绿质”更佳的提升行动也全面展开。

  在推动区域化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城市上,我市将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打通3个层次的绿色技术,即城市风道、海绵城市等城市级系统管控,生态城区的区域化绿色应用及建筑与小区层面的具体措施落实。

  开展新城建试点建设,建设智慧城市,也是我市接下来的重点课题。据了解,我市将以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智慧化升级,基于“城市大脑”等平台支撑,建设CIM+BIM平台及应用场景。比如,将重点开展“8+1”试点工作(市级8个平台与场景、滨海新城为区域化集成试点),将福州建成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国内领先城市。

  在城市品质中,将尝试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完善创建阶段,除开展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外,绿色城市管理提升将提上日程,健全绿色建筑全过程闭合管理制度,提升建筑品质。”该负责人说。

  

  附件下载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