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安整理出十大典型骗术 转账环节最为关键

02.08.2014  02:09

  福州新闻网8月1日讯 昨晚,市公安局副局长陈红卫做客“中国福州”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就防范电话短信网络诈骗犯罪,与网友们沟通。

   案件有“三化”“三难”特点

  “电话短信网络诈骗也叫虚假信息诈骗或电信诈骗,是当前不法分子借助现代通信和金融便捷服务网络行骗的新型犯罪之一。”陈红卫在访谈时说,他本人也曾接到这样的电话或短信,这种诈骗手法当前相当猖獗。

  此类犯罪,不法分子主要针对人们普遍存在的“惧损避害”“求平安”“贪小便宜”“情义求助”等心理,利用政府部门及银行、电信等行业的公信力,编造桥段诱骗被害人向其转账或汇款。有些手段更高明的,直接获取被害人银行账户的控制权,从中骗取钱款。犯罪分子往往通过一通电话、一则短信或一个虚假网站,就能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不特定人群实施诈骗。

  陈红卫说,和普通的路边诈骗案件比较,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案件有“三化”和“三难”特点。

  所谓“三化”,即当前这种电话短信网络诈骗发展有智能化、团伙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这类诈骗,作案手法翻新快,紧跟社会热点,欺骗性强,群众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受骗。而且不法分子往往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人专门负责开银行账户,有人负责拨打电话,有人负责转账。同时相互保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

  所谓“三难”,就是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面临破案难、追赃难、追逃难的困境。这类案件属非接触性作案,不法分子并没有抛头露面,可能在外地外省,甚至在境外作案。一旦案发,钱到了不法分子户头上,顷刻间就会被分解转走,很难追赃、追逃。

   十大典型骗术请您看清

  陈红卫说,针对近年来福州发生的电话短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公安机关专门整理出了十大典型骗术,供群众比照识别,以防上当受骗。

  第一类骗术是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第二类骗术是以社保卡、医保卡问题为由实施诈骗;第三类骗术叫虚构“电子密码器升级”诈骗;第四类骗术是制作假购物网页实施诈骗;第五类骗术是冒充淘宝网员工实施诈骗;第六类骗术是虚构“退税”实施诈骗;第七类骗术是虚构“电话欠费”通知实施诈骗;第八类骗术是冒充亲朋好友急需用钱实施诈骗;第九类骗术是通过QQ视频聊天来实施;第十类骗术是虚构网站、节目幸运观众奖等中奖诈骗。

  陈红卫提醒,前段时间,福州公安围绕电话短信网络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的转账环节,以“不相信不转账”为主题,总结提炼了一组防范诈骗“四个切记”宣传口号,即所谓“安全账户”、“秘密账户”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账;所谓提示登录指定网站、输入密钥进行转账操作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账;所谓行政执法部门、人员以办案为名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账;所谓提示登录网站查看网上通缉令、协查通报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福州日报记者 程仁山)

【责任编辑:黄新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