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交司机至少缺口1300人 现有车无人开尴尬

26.08.2015  08:11

  公交车辆在不断更新增加,司机却在减少。

  福州新闻网8月2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文 叶义斌/摄)近年来,福州公交行业一直在发展,线路增加了,车辆也增多了,但公交司机的人数没有一同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司机的数量反而在减少,人车配比的不协调导致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更出现“有车没人开”的尴尬局面。记者调查了解到,榕公交司机逐步出现老龄化,青黄不接成为公交行业发展的大问题。

   1年内司机少了126人

  据福州市道管处数据统计,目前我市公交车数量有3716辆,公交司机有5228人。按照《福建省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规范(试行)》要求,公交企业驾驶员和车辆数之比应为2.5∶1,需配司机9290人,缺口4000余人。如按照最低要求人车比1.8∶1计算,仍缺口1300人。而根据我市目前数据来算人车比约为1.4∶1,司机短缺问题十分严峻。

  而从2014年7月和2015年7月对比数据来看,我市的公交线路增加了7条,车辆增加了182辆,而司机数量减少了126人。记者从各家公交企业了解到,目前或多或少都有部分公交车辆闲置,大部分司机每天都要加班,根本没有富余司机可以调用。受此影响,一旦遇上有的线路司机紧缺,公交企业只能从其他线路调司机临时补充,而其他线路司机减少就造成发车间隔长、市民候车难的问题。“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十分普遍,也造成市民对公交的投诉日益增多。”一家公交企业负责人坦言,招不到司机,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司机平均年龄四五十岁

  记者采访了解到,司机短缺根源还是在于工资待遇低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据各公交企业介绍,目前在岗的司机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逐步出现老龄化现象。“最稳定的司机群体是35岁至50岁之间,年轻司机流动性太大,能坚持2个月才辞职的都很少。”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0岁以上的司机身体很难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很多也会选择辞职。

  昨日下午,记者乘坐121路、18路、10路等线路公交发现,车上人流量很大,受路况影响,司机行车难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到达终点站后,大部分司机都没有休息时间,简单签到以后又再次开车上路。火车站北广场的一位车队队长告诉记者,路堵让一个趟次的运行时间增加,司机要完成趟次就要加班。“一个月能休息两天就不错了,平时不开车就是睡觉,不然体力跟不上。”18路公交一位45岁的司机说,加班都是家常便饭,上晚班时到家都是半夜。

  公交企业纷纷表示,司机队伍青黄不接,车队严重缺员,导致加班、工作强度增大,加上招不到人,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提高待遇或能改善招工难

  如何才能突破怪圈,吸引新司机壮大队伍呢?老司机普遍反映,加工资才有希望。记者了解到,福州公交司机月平均工资在3500元左右,算上加班费后为4800元左右。“这个加班可不能和普通上班族的加班相比,司机加班的强度太大了,年轻人很难承受。”闽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说,公司有超过一半的司机是外地人,福州本地的年轻人很难招。

  据介绍,为吸引公交司机,我市在2012年和2014年时为司机每人每月增加过几百元不等的工资及相应的“五险一金”,但司机的总体待遇水平仍然偏低。2014年我市公交司机年收入约为42053元(不含加班),低于2014年我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8600元。“加上加班工资和各项奖金,我市公交司机年收入在60209元左右,低于厦门市81000元、杭州市78000元等周边城市水平。”我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