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便利店服务项目僵局望打破 升级版呼之欲出

29.05.2015  22:01

  福州新闻网5月2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谢充灵 文/摄)本报周一刊登了《27城便利店服务水平 福州倒数第一》一文,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昨天福州晚报记者深入市场进一步了解到,其实福州便利店从雏形出现到如今已有十几年时间,在服务上,不少便利店一直都在探索,但始终未有突破。既然福州便利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那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出路又在何方呢?

   便利店发展十几年

  仍未有突破

  福州晚报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全省看,甚至相对于国内不少城市,福州算是便利店发展较早的城市。早在2001年,随着台湾好又多量贩超市等新兴业态的进入,台湾模式的便利店便开始进入福州,当年4月和10月,台湾商人投资的“1+1欢乐屋”和“易喜”相继入榕开业。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台湾便利店行业已是高度发展,甚至成为台湾的主要零售业态。当时台湾便利店数量达到6000多个,行业形成了7-Eleven、全家、莱富尔、0K、福客多五大连锁集团。

  “1+1欢乐屋”和“易喜”进入福州后,由于经营完全参照台湾模式,除了销售日常用品和食品外,还为顾客提供微波炉加热、给自行车充气、为手机充电以及传真、复印等增值服务,相当引人关注。两家便利店在一年内很快分别开出了5家和9家分店。次年福州的一些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设起“多乐士”便利店,几个月内发展了十几家分店。

  然而好景不长,还不到两年,便利店在台湾很流行模式在福州遭遇水土不服,几家便利店纷纷撤除原有的增值服务。2004年前后,福州便利店行业出现倒闭潮,“易喜”和“多乐士”等便利店相继停业,只留下“1+1欢乐屋”还在经营,但它的分店也减到4家。

  随后很多投资者都在陆续尝试适合福州发展的便利店,比如福建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就试图发展与家政相结合的便利店。按他们当初的设想,他们的便利店除出售日用品外,还提供包括房产中介登记、钟点工、保姆、家电维修、搬家服务、保洁清洗服务、客货运服务业务登记、代订机票等各项服务,但最终都未能如愿。

  到2011年,福州新一批便利店开始兴起,如六意、万嘉等,它们也在尝试各种服务项目,但到目前为止,能提供的服务并不多。“现在福州便利店与十几年前相比就是数量多了,但经营模式上几乎没有进展,服务项目甚至还没有初期时的多。”福州一家便利店的相关负责人直言,福州的便利店要完全与国际流行模式接轨,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