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福州人纠结的端午习俗:雄黄酒到底能不能喝?

18.06.2015  11:26

  端午节将至,一些福州市民的家门口挂上了艾草

  (记者 朱亚琴 刘媛/文 陈腾健 吕诚/图)

  端午节就要到了,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可如今艾草难买,要不要放弃这个传统习俗,让福州市民很是纠结。同样,福州民间也有端午“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这雄黄酒到底能不能喝,也在网上引起了争论。

   传统习俗1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太难买不少市民无奈放弃插艾

  昨天一大早,家住福州鼓楼区湖东路的张女士拿出一把艾草,用红纸小心翼翼地缠住根部后,挂在了自家门上。

  “福建的端午节又叫五日节,从初一一直过到初五。我们家的艾草在端午之前就挂出来,每年都这样。”张女士说,这艾草还是她前几天从泉州老家带回来的,福州不好买。东南快报记者采访发现,因为艾草不好买,不少福州市民无法插艾,只能慢慢放弃这个传统端午习俗。

   艾草曾经随处可见如今难觅踪迹

  福州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我小的时候,家里的艾草一部分用红纸缠住,插在门上,驱毒避邪;剩下的就泡在水里,用锅烧开。”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除了端午插艾,大人还会用艾草汤给小孩擦身,据说可以驱毒,擦过之后夏天不生痱子。

  艾草为野生,长在山脚下。在方炳桂的记忆里,过去艾草在福州随处可见,现在却难觅踪迹。“现在只有在比较偏的地方才能看到艾草。”方炳桂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不少市民因为买不到艾草,只能放弃插艾草的端午习俗,很是可惜。

  昨天上午,东南快报记者随机走访了鼓楼区的几家菜市场,没有发现艾草的踪迹。庆城农贸市场一名女店主说,这几天偶尔有农民拉着小车,来市场里卖艾草,一块钱能买一小把,有三四棵。

  “卖艾草的小贩来的时间不固定,摆摊的地方也不固定。要买到只能看运气了,这不,今天他们就没过来了。”女店主说,她之前只买了一小把,现在想帮亲戚再买一些,却怎么也找不到卖艾草的小贩了。

   艾草难买端午插艾习俗该留该弃?

  艾草难买,插艾草的习俗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坚持?

  90后的黄小姐说,虽然小的时候她也经历过插艾草、洗艾草汤的传统习俗,但是她并不会选择刻意延续这个传统。“现在医学这么发达,驱毒避邪的说法我不太相信。”她说,自己更喜欢赛龙舟、吃粽子这些更有参与性的活动。

  “几年前的端午节,我没买到艾草,那一年开始,我们家就没有插艾草了,挺可惜的,总感觉少了点小时候的那种节味。”35岁的小林平时工作很忙,今年的端午,她没有买艾草过节。

  但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在坚持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端午节一定要插艾草,有了艾草的香味,才是端午节。以前的艾草都是我去野外自己拔的,现在却连卖艾草的早市摊点都很少见了,很可惜。”46岁的老李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在他心里,端午节插艾草不仅仅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习惯,更是藏在他心里的端午味道。

  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则坚持,插艾草的习俗和爱龙舟、吃粽子一样,从古代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应该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