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2014.10.13:福州人文大家林纾传奇人生:翻译180余部西洋小说
林纾画像
他是一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也是一位书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教育家……这些诸多“家”集于一身,就成了福州鼓楼的人文大家。100年前的10月,这位中国近代的人文大家辞世于北京,100年后的10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等地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林纾后裔汇聚于其参与创办的福建工程学院的前身苍霞精舍,纪念这位近代独一无二的人文大家。林纾是如何从寒门秀才成长为人文大家、林纾在近代文学上曾引起何种争议、林纾后人今何在?本期的“人文鼓楼·发现档案”为你讲述这位生于福州的人文大家的传奇人生。
林纾故居
画棺题壁,始为福州“三狂生”
1852年11月8日,林纾于福建闽县出生,也就是现在的福州市。5岁时,林纾开始读《孝经》。林纾的父亲林国铨经营生意破产,只身赴台谋生,林家陷入穷困,林纾一度被寄养在外祖母家。外祖母教育他:“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外祖母的话对林纾影响很深。林纾十分喜爱读书,将母亲平时给他买饼饵的钱省下,用于购买残破的《汉书》。林纾读书非常刻苦认真,他曾经画了一幅棺材在墙壁上勉励自己,“读书则生,不读入棺。”到了10岁,林纾读书的欲望更加强烈,用零花钱购买的旧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读书需求。他找出叔父林静庵收藏的《毛诗》、《尚书》、《左传》、《史记》等书来读,尤其喜欢读《史记》。
林纾受塾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但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在16岁前,所购买的旧书三个书橱都装不下。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的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林纾19岁时,祖父、父亲、祖母相继去世。父亲病重时,林纾在露天焚香叩头请求身代父死。因操劳过度,经常吐血,但林纾仍然刻苦读书,每夜坐在母亲和姐姐刺绣的灯前读书,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就寝。这一年,他开始写诗,并渐渐有了文名,与林崧祁和另一林某,被人们称为福州“三狂生”。
丧母丧妻,泣血译《茶花女》
1897年,林纾已步入不惑之年,这一年,《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译著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而在畅销的“茶花女”背后也隐藏着他丧母丧妻的新伤。这一年,他相继失去了两位亲人,先是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
林纾不懂外语,却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符著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第二代后人唯一健在者已97岁
10月11日的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诸多业内名家一起亮相的还有林纾的后人:孙子林淦中、孙女林颍芬、孙女林丹、外孙李建、曾孙林农、曾孙女林小玖。其中,除了李建和林农是从外地赶来,其余都居住在福州。据李建介绍,他们的上一代,也就是林纾的第二代中,唯一一位健在者就是他的舅母—林纾的第六个儿媳—龚端徽。龚端徽今年已经97岁了,她的身份除了是林纾的儿媳,同时也是清末福州名人龚易图的后裔,龚易图是其曾祖父。如今,龚端徽在福州鼓楼区的一处民宅里安享生活,其余的第三代、第四代则遍布全国各地。
“此行,除了参加研讨会外,还有很重要的事就是祭扫外祖及看望舅母。”李建说。“在我们这些后人眼中,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外祖父,我们始终认为他只是一位为中国传统文化做过一些事情的普通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