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与“海丝”渊源 唐时福州海外贸易全国领先
28.05.2014 01:08
本文来源: 福州新闻网
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
福州新闻网讯 唐代距今千年之遥,由于历史原因,留下的关于福州的文物与记载并不多见。那时的福州是何景象?“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州又有怎样的渊源?
27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可以推断,在唐代,福州的海外交通与贸易已居全国领先地位。
探寻渊源古时福州曾名“泉州”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这首由唐代诗人张循之(一说为晚唐诗人包何)所作的《送李使君赴泉州诗》,描绘了“泉州”外国商人云集,各国使臣从这里上岸“执玉”朝贡的热闹场景,被公认为唐代福建海外贸易兴盛的写照之一。
“诗歌标题里的‘泉州’,其实指的是如今的福州。”卢美松告诉记者,在隋唐之时,福州建制改动频繁,曾一度改名为“泉州”。如何区分文献记载中的“福州”与“泉州”?卢美松认为,一要看语境所指地域的历史地位,二要看当时的文风习惯。
他说,根据古代旧例,朝廷任命都督、方帅、牧使到地方任职,都要分符授命,“李使君”到福建当节度使,理应到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履职。另外,古人作诗喜欢引经据典。既在文中以“分符”的旧俗,代指封疆大吏到地方任职,相应地,就会在地名的称呼上,使用福州的旧称“泉州”,以示对仗典雅。
最重要的是,福州自古以来便是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行政中枢和军政长官的开府驻节地,“全闽都会、八闽首邑”的地位从未改变。而如今的泉州在唐朝,并不是“分符重臣”的任所和驻节地。
这些都印证,《送李使君赴泉州诗》描述的外商、使臣云集之地,就是福州。
本文来源: 福州新闻网
28.05.2014 01:08
故
事
平潭开放开发“立体化”推进 两岸家园雏形初现
新华网福州10月26日电 短短几年间,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