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七旬老人乐做“书医”修复古书珍藏历史

30.12.2015  10:53

  福州七旬老人乐做“书医”修复古书珍藏历史

  【解说】在福州仓山区城门镇,有一位70岁的梁老伯,他对古书情有独钟,在他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破烂的书籍,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古书。12月11日,记者来到了梁老伯的家中,见到了他的这些宝贝。

  【解说】锥子、粗线、大针,在梁老伯的家中,这些修补古书工具被整齐摆放在一间雅致的书斋中。与它们同在的是两个大书柜,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雕版印刷的繁体字书籍,包括各种古版的诗词、明清小说、医药古书、历史典籍等,有一千多册。为了方便查找,梁老伯将这些书籍归类放好。

  【解说】梁老伯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他还只是福州一个乡村少年时,便已对旧书中的绣像十分感兴趣。之后,他对古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正好自己常年在外做生意,就有机会到各地收集旧书。到了晚年,他终于清闲下来,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逛福州的地摊和旧货市场,去淘旧书。

  【同期】福州市民 梁老伯 以前在出差的时候到苏州杭州上海各个地方,出差星期六星期天在休息的时候,人家在逛街,我就是到古籍书店去看,有的古籍呢很破旧,我就买回来,买回来就托运回来,回来以后,有时间就在家里面修修补补,整理出来。

  【解说】为了让这些古书“重焕生机”,梁老伯奔走于书画作坊及一些高校图书馆,认真地学习修补旧书。梁老伯修补古书时一丝不苟,把一张张书页小心翼翼地摊平、整理、对齐,用锥子穿出洞,用粗线缝合到一起。有的古书毁损严重,修复过程更为复杂。

  【同期】福州市民 梁老伯 像这样子的书它已经年代很久了, 我们把它拆开拆开以后就是摊起来,我们用浆糊用毛边纸裱褙好以后,如果字有的有差了,我们拿去核对,核对以后用毛笔给它补上去。

  【解说】梁老伯说,修复旧书是一种精神享受。除了古书外,在梁老伯的家中还藏有三万多册不同时期的书籍和期刊,这些也都是他几十年来积累的结果。

  【同期】福州市民 梁老伯 我当做一项自己的事业来做,我就是想把古书,虽然很久很破,在我眼里面看来它是很难得,非常珍贵,因为有的是孤本了。

  【解说】每年的立夏前后,梁老伯都将这些古书进行晾晒,以除去书籍上的霉点。在他看来,古书已经倾注了他太多的情感,他也希望能将这些宝贝代代相传。 记者 吴晟炜 福建福州报道